气象、农业部门联动 共商全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

13.04.2016  11:22

 

    “下面请切换池州小麦田间调查的图像。刘站长,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小麦当前苗情、生育期情况”,听到移动视频会商系统这头的呼叫后,远在200公里以外的池州市植保总站刘站长开始了小麦现场情况的介绍。4月11日,安徽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会商大厅内热闹非凡,呼叫与应答声此起彼伏,由省农委主办、省气象局承办的2016年度全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视频会商会正在这里举行。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专家一起联动会商,共同探讨全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省小麦高产攻关首席专家马传喜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会商结果。通过远程查看池州市、庐江县、凤台县、凤阳县小麦情况,结合宣州区、桐城市实验室的数据,专家组认为:2016年底,小麦赤霉病在淮北的中北部麦区将呈偏重发生,沿淮及以南麦区将呈偏重到大发生,特别是沿淮地区,由于感病品种面积大,大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今年全省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预计将达到3000万亩。

      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汪克付指出,今年以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省今年天气气候复杂多样,将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强化监测,分析预报,加强与各级农业部门的会商,充分运用好“爱农云服务”客户端,全力以赴做好关键农事季节、农事活动,农业病虫害防治等气象服务,为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省农委副主任王华在听取会商后对小麦赤霉病监测和防控工作进行部署,他说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值得肯定,移动视频会商系统连接田间地头到和会商室,连接农技人员和专家是一种创新。赤霉病是全省性的病害,要作为当前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来推进。加强专家会商,强化宣传,让更多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农民了解赤霉病发生趋势,做好防护。全省农业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强化“一喷三防”政策的落实,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攻坚战。

    池州、宣州区、桐城市、庐江县、凤台县、凤阳县六个市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分别在当地市县气象局会商室参加会商,介绍小麦当前苗情、生育期,已开展的防治工作。省气候中心通报四月下旬气候预测,省农业气象中心通报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省植保总站分析通报全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

 

( 来源:安徽农网  作者:方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