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将力保三大支出重点
日前,国家农发办主任卢贵敏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暨财务工作培训班上表示,新常态下农业综合开发必须把握好支出的方向和力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保障支出重点,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据卢贵敏介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将重点保障三个方面的支出:一是重点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地要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同时加强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县的扶持,让农业综合开发成为推进全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是积极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财政部印发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自2016年起,产业化经营项目要集中支持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扶持壮大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大力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今年6月,财政部出台《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找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同时,要大力推进以基层供销社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持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既是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卢贵敏指出,要努力增加投入,完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快利用外资步伐,积极推进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建设。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千方百计扩大投入规模,在财政预算资金中足额安排地方财政资金,拓宽筹资渠道。同时,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完善贷款贴息、先建后补和PPP等投入方式,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探索设立财政股权引导基金、贷款担保基金等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据介绍,为进一步激发农业综合开发的内在潜力和活力,国家农发办正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完善农发资金管理机制。其中包括:进一步完善奖优罚劣激励竞争的资金分配机制,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社会资本有效融合的投融资机制,继续推进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的资金整合统筹机制。
值得一提的,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作用,2015年8月,国家农发办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3家金融机构联合开展了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为创新涉农资金投入机制探索了新路。卢贵敏希望地方各级农发机构要认真吃透改革精神,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