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理想 责任 使命——安徽农业大学坚持“大别山道路”30年
3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沧海一粟;
30年,在安农发展历程中,意义深远。
30年来,安农人秉承科教兴农、科教兴皖的历史使命,用知识和技术,点燃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绘制了一幅幅服务“三农”的壮美画卷;
30年来,安农人前赴后继,深入大别山区,扎根江淮大地,用青春和汗水,放飞人生梦想,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三农”的时代赞歌;
30年来,安农人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坚守大学的历史责任,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校育人的“大别山道路”,开创了地方院校特色发展之路。
理想,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别山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
为了改变老区面貌,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安徽农业大学应声而起,主动请缨,站在了扶贫攻坚的最前沿。
扶贫先扶智。 1985年9月23日,安徽农业大学与金寨县携手创办的农业专科班开班,首开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办高等教育的先河。金寨大专班一办就是13年,先后开设了11个专业,培养了565名毕业生,相当于十年分配到该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
毕业生带着技术回到山区,就像一粒粒种子,在大别山传播着科技和希望。学员祝学范创办了六安地区第一个股份制林场,创建了天堂寨百万株银杏良苗、西洋参、天麻基地,两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学员丁显勇被誉为“林业科技栋梁之才”,营造了速生丰产林200公顷。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金寨县蚕桑业取得突飞猛进发展,一跃成为全省蚕桑第一大县。大专班学员兴办了林场18个,推动金寨林业实现多种经营、立体开发。老区人民把大专班称为脱贫致富的“希望之树”。
与此同时,一批又一批安农人走进大别山区,送去科技致富的“金钥匙”。
任立中教授花了7年的时间,走遍了皖西的山山岭岭,揭开了“板栗空蓬之谜”,独创了“板栗丰产技术”,致使该区板栗到1993年累计增产2500万斤,新增产值1.8亿元。宛志沪教授利用金寨山区的小气候,在马鬃岭林场、千坪村等地成功引种东北西洋参,使其成为了山区农民的“致富果”,当地老百姓流传着“要想富,去找农大宛志沪”的佳话。 “多教农民一项技术、我就多完成一个课题”,林学专家张良富凭着这样的信念,常年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推广,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
丁超尘、江光辉、竺开华、黄义德、徐云 ……一批批安农人,肩负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神圣责任,深入大别山区,传播科技兴农之火,演绎着知识改变面貌的奇迹。在科技开发大别山期间,学校每年都有近200名专家学者深入革命老区,培训学员100多万人,开发和支撑了大别山区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1991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把安徽农业大学“立足山区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柱,以智力开发为核心,以脱贫致富为目的,帮助大别山区的人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开放、开发式的扶贫道路”概括为“大别山道路”。 1995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对安徽农业大学的调查》为题,充分肯定了该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和显著成效。
在扶贫的道路上,安农人看到了农村、农业的迫切需求,感受到了农民的辛酸和渴望,一种责任与使命在心中慢慢积淀,激励着安农人在扶贫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责任,激发富民兴校的强大力量
发展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与曲折。 20世纪末,面对农业高校招生难、就业难的现实压力,面对“去农化”“综合化”的思潮,安农向何处走?
源于一种责任与担当,源于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源于一种理性的思考与抉择,安农人在总结“大别山道路”的实践经验后,得出一个结论: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004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 “建设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基地”的办学定位。整体设计了“坚持走‘大别山道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案,安农人再次站在服务“三农”的最前沿,一条扶贫的道路,在安农人的思变与坚守中,萌发出新的绿芽。
大力实施 “四项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大别山道路”拓展工程,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农村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工程。深入推进“五个对接”——学校与地方政府对接,学院与市县职能部门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团队与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对接,专家与企业和项目对接。一种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攻关、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的全新模式,在安农人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2000年5月30日,安徽农业大学与霍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县合作协议。以此为开端,淮南、亳州、淮北、宿州、绩溪……学校先后与全省46县(市、区)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与860多家省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围绕粮食生产三大计划、茶产业振兴、畜牧业发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重大战略行动,学校组织团队,联合攻关,为安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5年,“退而不休”的胡承霖教授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安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10年来,以胡承霖为首的小麦高产攻关团队,推动安徽小麦增产108多亿斤,创造了小麦高产攻关的“安徽模式”。
宛晓春教授、夏涛教授带领的茶产业团队,向省政府提出“茶产业振兴计划”,围绕茶与健康、茶产业质量安全体系、茶树基因组计划和安徽茶产业振兴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程备久教授带领的玉米产业团队,围绕“玉米提升计划”,攻克了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深加工技术等制约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支撑了我省玉米产业的发展。
耿照玉、朱世东、马友华、张正竹、李尚庆、李福宝、余林生、万全……一个团队支撑一个产业,一个教授致富一方经济,江淮大地镌刻着安农人致力服务“三农”的坚实脚印。
面对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新需要,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提高“农技”,结合生产培养“农趣”,设立基金激励“农志”。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感受“知识就是力量”,增强对“三农”事业的情怀。依托2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开辟大学生创业“试验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据统计,学校每年有近60%的毕业生在基层创业就业,涌现出了时全、刘坤、王效龙、孔小藤、贾长敬、叶鹏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学校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抓手,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 2007年6月,由省委组织部牵头、安徽农业大学承办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在泾县开班,这是学校探索为农村培养“用得上、干得好”的“乡土人才”又一创举。 8年来,“村大工程”为全省各地培养8500多名“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大学生”。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年来培训学员300多万人次。一个立足“三农”需求、支撑“三农”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在江淮大地悄然而起。
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安农人吹响了服务“三农”的集结号,以“合作发展”为主题的大别山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战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使命,指引矢志不移的坚定探索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学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大别山道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2年2月,学校与团省委、荃银高科种业联合组建“安徽农业大学‘现代青年农场主’荃银创新创业试验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着力培养服务农业一线,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创新创业人才。
改革不止步。学校积极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热情。
学校抢抓机遇,不断创新服务“三农”的体制机制。作为全国首批获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在全省组建8个综合试验站、5个特色产业试验站,组建了远程培训、远程互动咨询服务系统、精准施肥、耕地质量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形成了覆盖全省、面向“三农”“嵌入式”的服务体系。
学校再次携手金寨县,构建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探索了“1+1+N”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共建了“农业推广与经济发展联合研究院”,开启了“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新探索。
全方位融合,全过程协同,一种“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在安农人的坚定探索中渐渐明晰……
2014年9月,学校在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大别山道路’,走特色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显著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科学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度、社会服务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把“大别山道路”开辟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0年执着坚守、攻坚克难;
30年茹苦同甘、无私奉献;
30年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从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到主动为“三农”服务,从“扶贫攻坚”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大别山道路”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成就了富农强农、兴校育人的光辉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农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大别山道路”,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加快发展,不断谱写服务美好安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