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深处兴农桑天山南北守安宁 《农民日报》
新疆建设兵团机采棉现场(资料图)
自古以来,屯垦兴,则西域兴。新疆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屯垦戍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这是对兵团新时期地位和作用的深刻阐释。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目标,新疆兵团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闯出了一条维稳戍边、强农富民的屯垦之路,对我国农垦和现代农业建设,乃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又有值得借鉴的普遍经验。
本报记者 赵经平 杨久栋
巍巍昆仑,绵绵天山,有一支队伍常年驻扎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守卫着边塞安宁;
民歌悠扬,舞姿曼妙,有一支队伍融入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与各族群众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绘就团结和谐的画卷;
茫茫戈壁,漫漫黄沙,有一支队伍屯垦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深处,开辟出一片片瓜果飘香、林茂粮丰的绿洲。
这支队伍叫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新中国成立起,兵团人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这里奋斗了60年。“生产”、“建设”和“兵团”,多个角色定位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了兵团与生俱来的多元底色。他是战斗队、工作队,也是生产队,他是维稳固边的中坚力量,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精锐部队。60年间,兵团人改天换地,在亘古荒漠间,建起了举世瞩目的人造绿色生态屏障体系、商品优质棉基地、节水滴灌示范基地等等,成为新疆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先锋模范。
一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铁军——
筚路蓝缕,战天斗地,兵团人把大漠荒原变成塞外江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兵团人为新疆和国家建设不讲条件不计代价
塔卡拉玛干,“死亡之海”,中国最大的沙漠。
新疆兵团第十四师就屯垦在这片沙海的边缘,南疆的和田地区。
在十四师二二四团职工刘富春家的枣园里,上百亩枣树已蔚然成林。整齐划一的枣树林里,青绿色的大枣挂满了枝头。枣树下铺设着滴灌设施,确保把珍贵的昆仑山雪水一滴滴输送到位。枣园外,笔直平坦的道路通向远方。刘富春告诉记者,现在枣园每亩可产鲜枣上千公斤,纯收入三四千元。
这样设施完备、高产高效的果园,在整个团场已经有10多万亩。很难想象,这里在十年前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沙丘。
在沙漠里开辟农场、引水修路、建设城市……兵团人走到哪里,绿色的奇迹就覆盖到哪里。60年来,十四师的职工们就是这样步步为营,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十四师的前身,是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这是一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模范队伍。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三五九旅这支当年陕甘宁边区开发建设南泥湾主力军的番号,随着《南泥湾》悠扬动人的旋律,曾传遍大江南北。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是王震将军对新疆兵团发展史的生动概括。从1949年底解放军十万大军解放新疆开始,他们就在这里开始了屯田戍边的生涯,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带到了这里。
1952年,毛泽东主席向驻疆十万将士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这一指示,成为新疆兵团成立的大纲。而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这些曾照亮中国革命战争事业的光芒,则在随后的岁月里,成为新疆兵团攻坚克难、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打开新疆的地图,可以看到,兵团的单位主要分布在新疆两大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在绿洲的最外围、沙漠的最前沿、风口的最顶端、水源的最末处。
“兵团成立之初,中央和兵团党委就确定了一条原则:不与民争利。老百姓已经开发形成绿洲的地方,兵团不能去争土地,争水源。”新疆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说,“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兵团自力更生,把一片片荒漠戈壁变成绿洲,新疆有106.6万公顷人造绿洲是兵团开垦的。”
如今,这片曾经的荒漠上,已经长出了棉田成片,牛羊成群,稻麦飘香,林果茂盛,兵团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棉花总产和单产更是领先全国。兵团以占全国12%的植棉面积,生产出了全国1/5的棉花。
这些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力量支撑。60年来,在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的精神引领下,国家政策向边疆倾斜,各部委各地区倾力对口支援,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汇聚于此。新的时期,农业部又在兵团设立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推动兵团农牧业实现跨越发展。
这些辉煌的成就,更凝聚着一代代兵团人的心血汗水。60年来,从十万驻疆官兵,到一批批支援边疆建设的热血青年,上百万人奋斗在这片土地上,战干旱,斗风沙,植树造林,改良土壤……他们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了新疆和国家建设,兵团人不讲条件,不计代价。
“刚来时,这里漫天沙土,没吃,没住,喝水要自己打井。”十四师二二四团政委郭耀峰跟记者讲述了团场10年前进驻沙漠建场时的情形,“当时我们集合了全师的力量来开垦,每个团组织几百人,无偿到这里干两个月。师部一声令下,职工们坚决执行,根本不需要讲条件。”
服从命令,能打硬仗,这是兵团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作风。这其中,有兵团特有的体制原因,也闪耀着兵团人担当奉献的精神。“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兵团的特点和优势。多年来,在推动职工承包经营、实现“分”的同时,兵团始终注意“统”,避免把职工等同于地方农民,保持着屯垦戍边的组织能力。
第一师十团的棉田间,成片的棉花一眼望不到头,几名兵团职工正在冒着高温进行田间管理。十团总农艺师姚仕林告诉记者,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生产充足优质的棉花,保障市场供应,是兵团的职责。兵团每年会确定棉花种植计划,逐级分配给团场,而团场职工们也会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足额上交给兵团,保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只要国家有需要,兵团肯定以大局为重。”姚仕林说。
一支“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精兵——
农业是兵团的基石,是兵团不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作用的支撑。特有的优势成就了兵团的特色农业,资源的短板“逼”出了兵团现代化的精准农业
从铸剑为犁、拿起“生产武器”那天起,农业就成了兵团最浓厚的底色,成为兵团承担各种职责的基石。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仍然是兵团经济的主要载体,也是兵团建设的基础。”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孔星隆表示,“只有保持先进的生产力,发展壮大兵团事业,才能更好地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兵地融合。”
60年来,这片沙海上,农业被演绎得异彩纷呈、别具风情。
桃子、杏子、枣子、西瓜、香蕉,甚至台湾特产莲雾,在第一师十团的城郊设施农业观光示范园,各色水果琳琅满目,让人不经意间就忘了自己身在沙漠腹地。
“我们新疆的水果就是好吃,为什么?”十团科委主任李坪说,“沙土地通风透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便于水果积糖,这是新疆特有的优势。”
在看似不毛之地的沙漠,兵团找到了自身优势,把特色果树园艺业做出了规模和效益。据统计,2013年兵团果树面积达到311万亩,果品类产量220万吨,实现产值294亿元,占到兵团农业总产值的
32.4%。
十二师三坪农场副场长王小平告诉记者,农场规划建设400亩的草莓主题公园,目前已经建起了上百个日光温室大棚,低价出租给职工种植草莓。
“一个棚3000块钱承包费,确实不算多,你算算这个棚一年光折旧就得多少钱?”职工曲士勇坦言。他承包了十几个大棚,每个棚可以收草莓几千斤,市民来这里采摘,每公斤八九十元,折算下来,一个棚一年收入好几万元。
一亩园,十亩田,果树园艺业已成为兵团职工实现多元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兵团的果树园艺,亩利润在5000元以上为110多万亩,亩利润在1万元以上的20多万亩。
当然,果树园艺并不是兵团农业的全部。兵团新闻处处长黄晓虎介绍说,立足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兵团提出了“稳粮、优棉、精果、强牧”总体方针,在保证粮食自给有余的前提下,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业协调发展,实现了“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园”,农业特色益发凸显。
沙漠里搞农业,有优势,但面对更多的还是挑战。水资源紧缺,无疑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因此,在兵团的农田里,你几乎看不到一道明渠。无论是枣园、大棚、还是棉花地,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实行节水灌溉。“团里把管道安好,职工只需要买滴灌带。”一师十团职工何入贵告诉记者,滴灌除了节水,还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地输送到植株的根部,让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目前,我们有100多万亩果园采用滴灌技术,是全国最大的果树节水灌溉示范区。”兵团农业局副局长刘学说,“也可以说,是资源的短板,‘逼’出了兵团现代化的精准农业。”
事实上,在兵团现今的精准农业中,精准灌溉只是其中一项技术。兵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兵团科研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和田间作物生长及环境动态监测等6项精准农业技术,并大面积应用于棉花生产。
一师十团六连连长邵连杰告诉记者,他负责管理的棉田,如今平均亩产可达460公斤,而周边非兵团的棉田,采用沟灌方式、管理比较粗放,亩产只有300公斤左右。
先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兵团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兵团独特的体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邵连杰介绍说,团里每年都会针对连长和连里的技术员开展各种培训,再由他们来指导和管理职工们的生产,连长的年薪和最终的作物产量直接挂钩,激励他们尽心尽力把技术推广到位。
一支“富民兴边强产业”的劲旅——
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兵团“三化”实现了协调发展。从安营扎寨到设市建镇,昔日的边陲荒漠上,崛起了一座座人气旺盛的城镇,成为现代文明的集聚地和维稳戍边的堡垒
一斤普通的红枣,市场价不过三五元钱,但来自于兵团十四师的“和田玉枣”,却在内地多个大中城市卖出了每斤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还供不应求。
“有了‘和田玉枣’这块金字招牌,我们的红枣身价倍增,‘灰姑娘’变成了‘白天鹅’。”十四师二二四团副团长刘多红说。
这块招牌,源于2005年十四师成立的和田昆仑山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200万元的公司,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1.15亿元的净资产和中国驰名商标“和田玉枣”等几十个产品种类,辐射带动了兵团以及周边市县的几十万亩红枣走上了品牌化、市场化、产业化之路。
和田昆仑山枣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继平介绍,为了塑造品牌,十四师从红枣种植环节就注重标准化管理。依托兵团特有的管理体制,各团场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规程,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枣园统一施用有机肥,有关部门对农资进行不定期清查,同时狠抓红枣栽培技术落实,为保证红枣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产环节强调统一标准,销售环节则自由放开。与棉花等战略物资不同,团场对职工的红枣没有采取统一收购的方式。承包枣园的职工,除了定额向团场交售部分枣子作为承包费以外,其余的均可以随行就市自由销售。
需要计划有计划,需要市场有市场,对不同产业、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程度的调控手段,兵团农业可控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从中也可略见端倪。
十四师红枣产业的崛起,是兵团推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商经济’转变。对兵团来说特别重要。”车俊表示,兵团农业在全国来说比较先进,但农业本身是个相对弱势的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职工收入,提高生产力水平,加快发展兵团。
如今,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到农产品加工、流通,科研开发,农业休闲观光等等,兵团的农业正变得越来越“立体”:
在兵团的天润乳业公司车间内,经过来自德国、丹麦等国的乳业生产线,牛奶变成液态奶、酸奶、奶酪、奶啤等各种形态的产品,价值成倍上升;
在乌鲁木齐市,由兵团、十二师、兵团相关单位及社会股东等共同出资建设的九鼎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去年已经开始营业,涵盖了农产品批发、零售、物流、商超、电子商务等功能,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在这里集中交易;
海棠山庄,薰衣草公园,哈萨克民俗风情园,毗邻城市周边的各个团场纷纷搞起了观光休闲农业,独具特色的美景、美食、歌舞,引来游人如织。
随着一个个产业的发展壮大,片片荒漠上,地绿了,钱多了,人富了,职工们实现了增收致富、安居乐业,在这里扎下了根,这也为兵团的城镇化战略提供了支撑。
“师建城市、团场建镇”这是兵团的城镇化建设目标,截至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兵团已经设立了七座城市,实现“师市合一”。而在各个团场,一座座日益繁荣的小城镇也渐次成型,原本散落在大漠里、生活单调而艰苦的各基层连队职工,由此实现了集中居住,过上了现代化的文明生活。
在一师十团新建成的小区“翠湖雅居”里,一栋栋传统风格建筑的楼房已经竣工,白墙黛瓦马头墙的江南风味,在茫茫大漠中显得分外雅致。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到购物、就学、医疗等公共服务,这里一应俱全。十团工交建商科科长唐玉荣介绍说,小区去年竣工,国家每户补贴2.5万元,团场还根据职工工作表现进行适当补贴,1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楼房,职工只要花十几万元就可以入住。
新型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而城镇化创造了现代文明的生活环境,进一步集聚起了人口、资源和产业,反过来又促进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兵团的“三化”建设正齐头并进。
一支“凝心聚力促和谐”的战队——
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兵团凝聚起各族群众,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传统代代相传
托喀依乡是一个民族乡,全乡4900多人中,98%是维吾尔族。但是这里的维族老乡们,却和周边兵团团场的汉族职工们来往得很频繁。
“多少年来,我们各村队和团场连队相互交织,大家生活在一起,都有感情了。”托喀依乡乡长沙塔尔·玉素甫坦言。
特别是2010年以来,兵团成立了阿拉尔市,托喀依乡整体移交阿拉尔市管辖,兵团职工和维族同胞们的关系就更密切了。在禾萨·卡斯木家种满瓜菜的小院子里,卡斯木告诉记者,他现在的新家是兵团为乡里统一建设的保障房,前面的邻居就是兵团的汉族职工,两家关系特别好,有事无事常来往,遇事多商量,刚买房的时候,手头紧张,还跟邻居家借过钱。
“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走越近”。兵团纪委宣教室主任乔新彦对此深有体会。今年3月,兵团开展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2000多名干部深入基层,为各族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乔新彦担任该活动四十七团七连工作组组长,在他看来,这样的沟通交流,对于增进民族感情有着重要意义。
“搭建平台和舞台,让各民族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乔新彦介绍说,四十七团工作组在活动期间先后举办了运动会、“百家宴”、儿童节活动等,每一次活动都吸引了各族群众踊跃参与。
说起自己参加的“百家宴”活动,维族大姐吐松妮·萨汗至今还十分兴奋,她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当天几百名各族职工群众带着自己家精心烹制的菜肴欢聚一堂,大家一起分享食物,唱歌跳舞。“一说跳舞,我第一个就上去跳了,其他人也都跟着跳起来,有的扭秧歌,有的跳麦西来甫,太热闹了。”
在加强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致富,是兵团的最终任务。托喀依乡党委书记王文波认为,托喀依乡的民族团结之所以抓得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发展民族经济,让少数民族同胞都能安居乐业。
“少数民族群众不致富,团场职工不算富。”王文波说,“我们通过发展集约化养殖、特色林果业,抓好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维族老乡们脱贫致富,全乡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4313元,提高到了去年的10982元。乡里还投资建设了十大民生工程,路宽了,灯亮了,农牧民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闭路电视。”
“过上了好日子,谁不想安安稳稳的?除非脑子塌掉了。”在十四师二二四团职工刘富春管理枣园的农忙时节,来打工的维族老乡常常跟他这么说。他们来枣园里打工,学到了技术,挣到了钱,也逐渐和兵团职工成了朋友。“过春节,我请他们一起吃饭,他们过古尔邦节,也会请我去。”刘富春告诉记者。
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兵团凝聚起各族群众,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传统代代相传。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三五九旅精神文化研究所所长任新农感慨道:“塔里木河同长江、黄河同样源自昆仑山,长江流域孕育江南文明,黄河流域孕育中原文明,而塔河流域孕育的则是西域文明,三者同源同根,同脉同理,这正彰显了新疆各族文化同属中华文化的共性。”
穿越历史长河,走过一甲子的光阴,新时期的新疆兵团,正站在建设发展的新起点上,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更好地发挥“稳定器”、“大熔炉”和“示范区”的作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兵团还需要继续努力,还将不懈奋斗。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