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打造人才高地 激活“第一资源”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我省把人才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引进培养和使用各类高层次人才,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引进高端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创建,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推动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落地……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成果转化,人才都是创新的源泉。 ”黄群英代表认为,打造人才高地,必须筑巢引凤,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可以创新一项业务、带动一个团队、形成一个产业。 “应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共享机制。 ”郑明东委员表示,可依托高校建立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资金补助、人才待遇和配偶子女安置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实行等高对接。此外,应实施高校与企业人才共享政策,推动高校高层次人才与地方引进人才双向流动。 “一方面,要引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自己的高端人才。 ”王英俭代表说,事业和平台是引智、留人的关键,要建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更多一流的创新平台。郑明东委员建议,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打造跨区域人才发展与协同创新平台。
深化改革破除障碍,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激活第一资源,必须深化改革,破除桎梏和束缚,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姚和平代表说,要深入探索股权激励、技术入股等措施,让创新型人才有待遇、有地位、有荣誉。为激发用人主体聚才用才内生动力,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我省去年实施平台引才资助奖补,投入3000万元补助201名高层次人才和28个平台,今年奖补经费增加到5000万元。
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问题,是影响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破除这些束缚,我省打破常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重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采取不受学历、资历和论文数量限制,免试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等“八免”措施,解决优秀人才职称问题。 “其实,在职称评比等方面,还希望能赋予高校和企业更大自主权。 ”蔡敬民代表坦言。 “领军人物固然是人才,但研发、营销人员也可能是‘金子’。 ”民盟安徽省委建议,市场评价人才的标准,可作为对传统评价的一种有益补充;应发挥第三方权威专业评价机构作用,建立接轨国际、面向未来、符合安徽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以人才的品德、能力、业绩和效益为重点,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工作评价体系。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失败就是鼓励创新。 ”王英俭代表说,创新不可能一帆风顺,“交学费”甚至失败是正常状态,宽容失败的氛围能减少科研人员压力,激发新一轮创新动力。
“如何看待失败,检验着整个社会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民建安徽省委认为,对创新失败的宽容,需要落实到行动上,让创新创业者可以切实感受到“宽容失败”的大环境,建议在制度、法律法规上具体体现对创新失败的宽容。比如,凡是对制度创新的各项努力,在相关人员没有牟取私利的情况下,出现差错、未达预期,都应该免于追责处罚。 郑明东委员建议,打造人才审批手续一站式服务窗口,形成从人才引进培养、工商注册、创业扶持、创新资助、金融支持到户籍迁移、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一条龙服务链条。黄群英代表认为,要多关心科研人员工作、生活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并在进人指标和人才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让创新人才无后顾之忧,从而专心科研、多出成绩。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桂运安 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