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我省发展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有利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安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我们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推动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迈出了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坚实步伐。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六千美元,财政收入突破四千亿元。经济结构显著优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创新型省份建设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三个清单”制度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医药卫生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地方金融等重大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我省成为长三角正式成员,承接产业转移取得重要进展。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港口、机场建设快速推进,综合交通体系贯通扩容、联网加密。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全部覆盖,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平安安徽、法治安徽建设显著加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安徽已经站上了新的发展平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我省加快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打造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有利于我省发挥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利于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有利于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提高市场化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为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有利于我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国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有利于我省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有利于我省加快交通、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改善发展条件,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抓住并用好各种有利机遇。同时,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市场主体总量不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安徽建设任务艰巨,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着力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
综合判断,我省发展虽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孕育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努力把安徽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三)“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基本要求。
——切实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省仍是发展中省份,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深入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安徽的优良传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加快推进法治安徽建设。坚持依法治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大开放理念,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和范围,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空间。
——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
——质量效益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财政收入跃上新台阶。品牌经济比重显著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和人才强省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经济总量扩大。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向四万亿元冲刺,涌现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经济强县和开发园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人均指标前移。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就业比较充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整体脱贫。
——文明程度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创新创业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体现徽风皖韵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不断上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制度体系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和改革成果。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强化创新发展,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激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引领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好专项引导资金、产业发展基金作用,高水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强化龙头带动,增强创新能力,完善产业配套,促进集群集聚发展。加强前瞻性谋划布局,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围绕量子通信、智能机器人、动力电池、燃气轮机、通用航空发动机、生命科学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在冶金、化工、建材、煤炭、机械、家电、医药、轻纺、食品等行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着力发展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基础服务平台。加快建筑产业化发展。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过剩产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动“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升级。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潜心专注品质提升,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加强品牌宣传保护力度,营造全社会创牌、用牌、护牌的良好氛围。加强质量品牌文化建设,倡导“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起以质取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专业化服务,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等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培育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业态。依托中心城市、开发区和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居民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跨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促进农业集约、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五)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以合芜蚌为依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政府规划、计划、政策等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创新企业百强计划,打造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强国家在皖重点研发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扩大高校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促进企业和高校院所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组建主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公开统一的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平台,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创新科技金融模式,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六)构建发展新体制。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规范完善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和运行机制,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用信息化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运行统一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平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方式。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推进,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兼并重组。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建设,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深入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完善和落实支持政策,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和集约发展之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增强企业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预算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省级政府举债融资体制,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合理界定省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创新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健全地方金融体系,推进金融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打造一批地方金融骨干企业,加快省信用联社改革步伐,适时组建民营银行,探索组建省属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公司,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发展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上市(挂牌)步伐,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加快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功能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引导基金管理运行机制。搭建保险资金与地方融资项目对接平台。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思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扩大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试点。
(七)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安徽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宽带安徽建设,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促进互联网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网络民生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机制,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发展大数据和信息安全产业。 (八)全面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完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加注重扩大就业、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四、强化协调发展,形成统筹推进新格局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引领带动全省转型发展。筹划建设合肥国家滨湖新区,支持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辐射力和带动力,引领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努力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推动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振兴发展,加快崛起步伐。加快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生态、旅游、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融合发展,努力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一融双新”,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并轨。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建设一批创新、绿色、智慧、人文等宜居型城市。
(三)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调整优化产能布局,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统筹市矿发展,推动城区市政公用设施与矿区对接,促进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强化城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力度。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培育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旅游文化名县和生态名县。坚持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做好配套文章,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和专业乡镇。突出项目带动、招商引资和金融创新,扩大有效投入,增强县域要素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县城“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培育一批新生中小城市,打造一批农业服务型、工业型、商贸型、旅游休闲型等特色小城镇。
(五)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全面实施美好乡镇建设,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提高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带面”战略转换。坚持农民主体,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联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强农村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美好乡村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制度,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六)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束缚,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与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流动服务等手段,促进农村共享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鼓励引导城市发达地区采用定向援助、对口支援、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七)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推进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以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型快速客运铁路网,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建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形成结构协调、布局合理、安全畅通的铁路网、公路网。加快构筑干支相连、江淮贯通的高等级航道网和现代港口群,构建“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主骨架。建立覆盖全省、通达全国及部分国家的民用航空网络。加强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加快实施引江济淮,推进淮河、长江及重要支流整治,加快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水利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利用,加强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快建设安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和理论工作“四大平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优化提升城乡文化设施,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动漫、数字出版、广播影视等基地建设,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蓬勃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好人安徽”品牌。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徽。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与交流,建设文化“走出去”战略基地和外宣窗口阵地,不断提升安徽文化影响力。 (九)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健全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建立省统筹统管的领导机构与工作机构。制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重点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大型机械和特种车辆、高性能特种材料、野外保障等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防建设,实施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地。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五、强化绿色发展,塑造生态文明新优势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加快黄山市、巢湖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世界一流大黄山国家公园、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镇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空间无序扩张,依托城市地形地貌和人文特色,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健全保障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管控作用,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划定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合理布局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等生活空间、农业和工业等生产空间、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空间,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淮河、巢湖、长江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建立全省统一的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开展环保督查巡视,严格环保执法。
(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动能源消费供给和技术体制变革,积极发展光伏发电,稳步推进风电开发,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城乡配电网升级改造,提升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强对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开展绿色低碳出行行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积极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强化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火电、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构建循环型工业和服务业体系,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五)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编制节水规划,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
(六)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编织水系林网、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生态安全网络。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水生态保护,严格水源涵养,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加强湿地恢复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划定并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六、强化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开放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我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形成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技术、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科教文化、友好省州(城市)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强同德国、俄罗斯伏尔加河沿线联邦区的经贸合作,支持合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建设。加快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统一规划、高效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优化沿江产业和城镇布局,建设沿江生态廊道,创新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支撑。
(二)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性布局,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共同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快推进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合力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联防联控,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社会管理联动机制,推动合作领域由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向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拓展。继续加强与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及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发展。
(三)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建设沿江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推动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建设,提升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班列货运通道功能,拓展加密国际航空货运通道,大力推进“铁海联运”、“水水联运”、“区港联动”。加强各类口岸建设,拓展提升口岸功能,推动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互联共享,提高货物集疏运效率。完善拓展现有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县申报建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仓库。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进一步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
(四)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发展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增强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企业。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出口主导产业,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资源性产品及消费品进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和集聚区。
(五)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强专业化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突出引资引技引智一体化,支持基础较好的地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研发、采购、物流、结算中心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依法推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全面备案有限核准等外资管理体制改革。
(六)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园区转型升级工程》,坚持创新集聚、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示范带动,创新园区发展理念、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开发区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突出开发区产业特色,聚焦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促进专业化和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一批千亿级开发区。严把项目准入、投资强度和环境评价关,提升开发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统筹规划建设主城区和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开发区产业、城市、生态功能布局,探索实行“政区合一”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支持鼓励开发区与境内外主体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 (七)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完善“走出去”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体系,开展与亚投行的战略合作,促进“走出去”企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推动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钢铁、建材、能源、建筑、农业等行业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开展工程总承包,带动产品、技术、标准、服务出口。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增强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着力培育一批本土跨国企业。
七、强化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
共享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完善义务教育、就业和人才服务、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全覆盖。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山区库区、行蓄洪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转移支付。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医疗救助扶贫、社保兜底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任务。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驻村帮扶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任务落地和责任考核,建立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
加大各级财政扶贫投入,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支持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健全南北结对合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三)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县管校用”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士等困难人群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办好特殊教育。
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各类学校人事制度、激励与评价制度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加快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四)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就业质量高的行业企业发展,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统筹整合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完善农民工服务机制,深化皖江皖北劳务对接。促进困难群体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实行免费培训。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育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加大对皖北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动我省由“民工大省”向“技工大省”转变。
(五)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拓宽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拓宽居民财产保值增值方式。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隐形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保障事业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进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国有资本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积极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
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经办服务,引进社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服务。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社会保险筹资机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统筹救助体系,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七)推进健康安徽建设。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优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加大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队伍培养力度,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发展远程医疗。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医疗供给,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公立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进行对口帮扶。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健全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推动中药产业升级。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倡导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八、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发展是兴皖富民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制度。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座右铭,把“三严三实”作为行为准则,坚决整治懒政惰政怠政行为,着力营造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环境。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综合研判,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和实施细则,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的领导班子。
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扎实推进巡视、审计监督、重要岗位轮岗、制度规范“四个全覆盖”,巩固反腐败成果,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广泛凝聚致力改革发展的共识和力量。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全省人民实干兴皖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侨务等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
(三)加快建设人才强省。深入实施《人才高地建设工程》,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发展。加快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扶持力度,深入实施“115”创新团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外专百人计划”和“省特支计划”等重点人才项目。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发现、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支持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皖北地区和革命老区流动的政策体系。
(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制定法治安徽建设规划纲要,推进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人大立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综合执法,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五)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深化平安安徽建设。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提升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健全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以网格化为基础、以社会化为方向,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互联网安全管理,提升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积极推进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县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建设。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预防治本,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开展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六)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用发展目标统一思想,用重点工程带动整体推进,用保障措施突破瓶颈制约,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要强化项目带动,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提升项目工作水平,谋划建设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要强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要强化开放合作,坚持激活内力和借助外力相结合,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要强化环境营造,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强化政策支持,统筹整合政策资源,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形成叠加效应和政策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各地各部门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保本建议确定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坚定的政治态度抓落实,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抓落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抓落实,以严格的责任到位抓落实,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戮力同心、团结拼搏,合力奏响实干兴皖最强音,为加快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 编辑: 张文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