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我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1月20日,我校在致用礼堂召开了2015年全体教职工大会,全面总结2015年工作,布置2016年工作,并围绕“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进行再动员。
张文兵校长对2015年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说,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谋划“十三五”关键之年。2015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党委、政府部署和教育厅年度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和谐稳定为基础,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加强“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务实谋划“十三五”规划和“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张文兵指出,2015年在合肥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和默克尔总理视察学校,并决定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基金,这极大鼓舞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成为推动学校实现新跨越、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年来,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彰显、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学校美誉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5年,学校在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确保学生健康成才全面发展、继续巩固对外合作交流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保障服务水平、加强服务地方工作等八个方面取得喜人成绩。
张文兵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视察学校时的指示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攻坚克难的勇气,全面谋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十三五”规划和“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应用型的“合肥大学”建设,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全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系统的示范成果。
蔡敬民书记作了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题报告。
蔡敬民书记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特点、合肥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进行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理论思考、实践经验和办学成果。他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部分地方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办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相关院校的转型思路和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行先试者,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合肥学院将继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报告中,蔡敬民书记系统总结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做法和体会。他指出,在改革探索第一阶段,2003年,我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地方性、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定位;2004年起,我们按照“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项目推进”的思路,围绕着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等6个方面,全方位、系统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构建起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改革探索第二阶段,我们根据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模块化教学改革为抓手,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安徽省高校首次获得最高奖项。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了中央领导、教育部以及高校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学校先后6次应邀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培训班、转型培训班作案例教学报告。400多所兄弟高校组团来校学习调研。《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以及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内部参考》多次报道学校改革发展的情况。
蔡敬民书记强调,推进学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一要牢固树立以知识输出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二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教育改革;三要贯彻开放办学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四要建立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五要抓住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机遇,增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的能力。
大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鼓舞了士气,书记、校长铿锵有力、激动人心的报告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张文兵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蔡敬民书记对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见解深刻,引人深思,希望教职工们能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在新的一年里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宣传部 学生记者 骆为 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