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共计30天

23.06.2014  14:35

   6月21日是“夏至”节气,意味着最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专家说,夏至只是“热身”,真正的盛夏将从7月18日入伏开始。今年的三伏天共计30天,比去年少了10天。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伏天的长度。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8日交“初伏”,7月28日交“中伏”,8月7日交“末伏”,8月17日“出伏”,共计30天。

  史志成表示,伏天和整个夏季究竟有多热,是由多种气象因素造成的,因此,30天的伏天的夏季不一定比40天的伏天的夏季要凉爽。

  “三伏天”的天气特色是气温高、气压低和空气湿度大。这样的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

  保健专家提醒说,从夏至到入伏的这段时间内,公众要注意防暑,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若外出,应采取防护措施;要注意及时补水,常饮用凉开水、酸梅汤、绿豆汤、饮料等;多吃一些苦味和酸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