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考试季 食谱莫“变脸”
又到了六月的考试季,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复习迎考辛苦,于是变着花样丰富餐桌,甚至整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但是孩子的肠胃并不领情,反而出现了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对此,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营养专家告诫,大考前的食谱有讲究,不要过度填塞,更不要“新品频出”。
吃多饱?七八成足够
市一院的营养专家富弋玲告诉记者,大考之前,考生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尽量保持平常饮食,尤其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或不经常吃的食物,避免引起身体不适。
“建议吃肉类、蔬菜、鸡蛋等含能量较高的食品,这样可以保证蛋白质和营养素的摄入。”但是,考前最好不要饮食过饱,这样会使大量的血液集中到胃肠等消化系统,而脑的供血量则相对减少,使大脑运转节奏减慢,效率降低,思维不敏捷。
所以,考试期间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天应保证四餐至五餐,每顿饭吃七成至八成饱就可以了,注意补充水果和坚果。
叫外卖?还是家长动手吧
富医生表示,高考期间,考生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样化,营养均衡,稍有偏重。“一日三餐可以适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偏重优质蛋白,适当加入坚果类食品,补充卵磷脂、脑磷脂以及维生素、鱼、虾、瘦肉。”
据介绍,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饭菜中如果能将含有蛋白的植物类和动物类食物搭配,更能增加蛋白的互补作用,利于消化吸收。坚果类食品中,核桃、花生、腰果、芝麻、松仁、大杏仁等都是很好的补脑选择。
特别提醒,高考期间最好由父母亲自选购食物,为孩子制作三餐,少吃冷饮和凉菜。如果孩子消化不好,不要吃油腻煎炸的东西;如果孩子容易上火,更要吃得清淡一些。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都应当慎吃。有些考生中午在考场附近吃饭,更要做好选择,要到环境卫生有保障的地方就餐,确保食品安全。
考前补养?可考虑别盲从
对于考前的补养,富医生认为不用一概否定。因为高考冲刺的过程确实让大脑消耗很大,但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营养品,一定要科学选择,科学保健。比如,考生长时间复习功课,容易造成视疲劳,引起头痛;再者,长时间坐着看书不运动,大脑容易缺氧,因此一些耐缺氧保健品、增加视力的产品可以考虑。
但是,对于一些宣传短时间内能提高智商和记忆的产品,不要轻信。任何营养保健品的服食,都不易过量。“考前最需要做的是调整心态、合理进食、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大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