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教育局“六个强化”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17.08.2016  11:36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打通上升通道,拥有更多发展机会,亳州市教育局坚持早宣传、早谋划、早布置、早落实,采取多种措施,坚持“六个强化”,着力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求各县区、市经开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县区政府、乡镇和教育部门、学校等共同参与的双线贷款催收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催收工作合力。

      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助贷政策知晓率。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做好日常信息报送的同时,把高三学生和家长作为宣传的重点对象,要求学校组织高三学生上好毕业前资助政策“一节课”;印制宣传页,发放到乡镇、村委以及学校,确保学生及家长了解政策,便于申请办理,同时对资助工作进行监督;设立助学贷款咨询热线电话、建立助学贷款QQ交流群、资助工作微博,开展网络答疑释惑。

      强化服务质量,力求让人民群众满意。要求各县区、市直高中学校在暑期安排专人指导学生登陆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网站,切实为每一名申请贷款学生做好服务工作。要求各级资助机构做到有问必答,热情服务,优化环境,免费提供茶水等便民服务,免费帮助贷款对象填写、打印申请表及复印所需材料;坚持以人为本,“一站式”办理,对申贷学生缺项材料,做到先办理合同,再让学生及时补齐。

      强化诚信教育,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各级资助机构在大力宣传贷款政策的同时,还应加强贷后管理工作,通过主题征文演讲比赛、集体签名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金融知识解读活动。在贷款学生及其共同借款人咨询、签订合同等环节都注重对到期按时还款等诚信教育的宣传,提升正能量,确保应贷尽贷,实现应还尽还。,营造贷款学生自觉按约还款的良好氛围,确保还款零违约。

      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还款学生信息准确。加大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派出所、民政部门、乡镇中心校、村(居)委会以及学生毕业母校的作用,及时掌握到期本息还款学生及家庭信息,及时提醒贷款学生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强化督导考核,坚持跟踪问责问效。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区高度重视,跟踪问效,务必完成年度本息催收工作任务。市教育局将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作为对县区和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指标之一,同时纳入对县区教育局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范围。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把各地每月还款信息上报情况纳入县区资助工作日常评价内容。(特约通讯员:张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