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一家出了六个书画家 儿媳受感染由油画转画国画

20.04.2015  11:52

  程爱霞在画牡丹

  在铜陵,有这样一个书画世家,父亲张保国从事书画事业40余年不间断;妻子程爱霞耳濡目染,随夫投身书画艺术;3个子女传承传统书画,各有建树;儿媳郭丽娜被这个墨香之家吸引,从画油画转为国画。

  在铜陵画坛,父子(女)兵或许并不少见,但一家出6位书画家且风格各异,并不多见。这一家人传承着书画梦,这在铜陵成为美谈。

   程爱霞:为夫钻研画牡丹

  4月15日,记者来到张保国书画工作室,程爱霞正在静静地作画,画的是一幅牡丹,儿子张汉天、大女儿张睿娜、儿媳郭丽娜站在一旁细细品赏。“我画的牡丹可比不上我家张老师,他在世的时候,画牡丹在铜陵可是公认的数一数二。”程爱霞自豪地说。

  程爱霞口中的张老师,是她的丈夫张保国。程爱霞说,丈夫是全家人的书画启蒙老师,他是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变为受人尊敬的国画画家。张保国在世时,书画造诣在铜陵书画界享有很高声誉。

  程爱霞说,她自幼喜爱艺术,青年时代遇上艺术家的丈夫。为了艺术,全家人四处漂泊、寻访名家,走遍了长江两岸,天天耳濡目染,对书画早已倾心。可是年轻时,程爱霞一个人要带3个子女,还要照顾丈夫、婆婆,并没有精力学画。

  “后来孩子大了,我就想开始练书法。”程爱霞笑着说,最初是偷着学,丈夫不让学。“你画画,我们还有饭吃吗?”程爱霞板着脸,学着丈夫当时反对时说的话。

  “别人60岁都能跟张老师学书法,我怎么不能学。”40岁时,程爱霞开始瞒着丈夫,偷偷在家临帖、练字,写好就藏起来。一个月后,她觉得练得有进步,便拿出来给丈夫看。“张老师,你看我的字怎么样?”“我看你都没有练过字,怎么写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此后,程爱霞便有了动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书法,“虽然现在我不是大家,但教学生还是够的。”程爱霞说。

  2009年,对程爱霞来说,天塌了下来,丈夫去世了。程爱霞说,她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天天睡不着觉,时常半夜起来画画,寄托哀思,“丈夫生前画牡丹在铜陵要数第一,我一定也要把牡丹画好,我要把牡丹传承下来。”

  丈夫去世后,程爱霞化悲痛为力量,开始学国画画牡丹,现在加入了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铜陵牡丹书画院理事、铜陵炳烛诗书画联谊会理事、铜陵老年书画联席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