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公共资源交易“沉下去” 农村集体资产“走出来”

26.09.2017  21:39

人民网合肥9月25日电(韩畅)“开标!”待所有村民进入村委会会议室,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兴永村主任徐堃关上院门。穿着制服的公安民警、提着大袋现金的农民、身着制服的县公共资源交易局人员,上百号人齐刷刷盯着台上开标员手中的标书。除了在场的监督人员,4个监控视频将房间内竞拍情况实时传输到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这是兴永村的一场集体资产经营权拍卖会。

土地产权不明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完善、基层监督力量薄弱,诸多障碍长久以来制约着农村产权交易发展。安徽省马鞍山市推进农村产权特别是农村集体资产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并在当涂县试点村级产权交易服务点,规范了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激发了农村产权活力,增加了村级经济收入,并有力遏制了基层腐败行为。

竞拍项目全公开

塘南镇位于当涂县东南端,6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着1000多公顷可养水面,当地盛产螃蟹、龙虾和鳜鱼等名特优水产品,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依靠内圩水面发包收益。

徐堃摊开记录薄,上面显示一块名为低丈圩的可养水面,共115亩,去年被承包人陶正国以35万价格拍得5年经营权。而在2016年以前,该区域5年的经营权才卖出18万。

“过去,水面发包程序不规范,不透明,缺乏监管,导致竞标乱象时有发生,到头来损失的还是村集体。”塘南镇副镇长业德平说,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大力规范农村交易工作的背景下,该镇依托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成立了塘南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负责农村产权交易前审核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阳光操作。

“每一标都要上网,全国各地的竞争者都能看得到,彻底规避了开标不出村,本地人压标、围标的乱象。”两个月前当地一个村部楼房拍卖经营权,河南一位竞标者最终竞得,乡亲们不服气,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业德平摊开账本,“原来这栋楼一年租8万,现在租了18万,集体资产多些收益不好吗?”老乡们一听都不说话了。

在塘南镇,乡镇法律服务所全程代理村级产权项目交易,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与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对接,实行“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已在马鞍山市全面铺开,法律的监督、保障下,各农村凡是涉及集体经济组织权转让的,应先征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村民代表2/3以上同意,并经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乡镇人民政府、县级职能部门审核后方可纳入平台交易。

农村产权项目纳入平台是前提,还有一系列把关:项目流转交易遵循交易底价“四议两公开”原则,即“村两委会、村支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和“决议公开、结果公开”等程序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交易过程也全程公开、全程监督。重大项目交易现场邀请县监察局、乡镇纪委等相关部门参与,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平台促便民

在马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一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权交易现场,记者看不到举牌喊拍的状况,来自全省各地的竞标者坐在电脑前电子竞价,台上拍卖师现场展示农村产权图片及资料,竞拍人凭随机密码登陆电子交易系统,按照系统提示,有序出价竞买。每个竞拍人身后还站着工作人员,随时告知系统如何操作。

“喊拍时会出现两个人同时举牌的情况,竞拍人相互之间可能产生矛盾,电子竞拍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马鞍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程根介绍,2017年3月,马鞍山市还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阿里巴巴资产交易平台互联互通,推进农村产权项目成功入驻阿里巴巴资产交易平台,通过淘宝网在线进行交易,扩大了竞卖范围,提高了交易收益。

以“简便易行、务实管用”为原则,马鞍山先后出台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集体林权流转交易规则》、《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农村产权的交易规则、交易流程、交易方式。在当涂县还将农村集体养殖水面经营权转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固定资产转让、农村集体建设工程招标、村级购买货物服务等4类交易活动也纳入统一平台进行交易。

“除了在市级产权交易平台,县、乡、村都有交易场所,村民足不出村就能竞标。”程根以当涂县塘南镇为例,该镇依托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成立了塘南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各村都建设了农村产权服务点。

“竞标当天,村级服务点比过节还热闹,竞标人、维持秩序的民警、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房间被上百人挤的满满当当。”业德平告诉记者,在塘南镇兴永村,这样的农村产权服务点有两处,过去村民竞标得打车到市、县,如今家门口就能参与竞标。现场设置了视频监控,开标当天辖区公安民警、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人员均要求到场,保证集体资产交易的公平、公开性。

交易过程均留痕

集体资产收益明显增加,这是业德平近年来的直观感受。2016年,塘南镇12个村99个塘口水面经营权在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网招标。成交价632.5万元,溢价208.5万元,溢价率高达51.6%。塘南镇的变化,在马鞍山市各地都在发生,去年该市共完成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559个、29339亩,成交金额9159万元,溢价率35.2%,帮助3585户农民共计增收2387万元。

农民和村级经济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土地流转价格逐年提升,盘活了农民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养殖水面发包等财产性资产。徐堃告诉记者,去年兴永村的集体资产收入达到500多万,他们用这笔钱改善村容村貌,平地修路,剩下的给所有村民购买社保,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公开交易,每一步操作网上留痕。遇到争议项目吵破嘴皮子不如晒证据。”业德清说,少数村干部在处置农村集体资产时置群众利益于不顾,偏向亲友,暗箱操作,老百姓意见很大。将农村产权项目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决策权交给了群众,每个环节大家都非常清楚,疑虑消除了,干群关系融洽了。

“目前来看这项改革效果明显,但仍存一定的风险和难点,比如产权权属有待进一步明晰。” 程根坦言,目前纳入平台交易的村级集体资源,如滩涂无所有权证书,仅凭乡镇政府出具的证明,不利于投诉等争议的依法处理;法律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在国家政策上已经开展试点,但法律体系仍未建立。农村产权交易规范根据交易品种不同分别依据工程建设招标和政府采购模式进行操作,缺乏一套符合农村产权自身特点的操作规范。

“村级服务点的大额竞标都有民警维持秩序,因为村民习惯提着大把现金交易。我们提倡在网上交保证金,可村民觉得网上交钱虚得慌,信不过。”在程根看来,基层干部和部分村民对该项政策的认识也存在不足。比如村民习惯传统的“家门口式”“现场现金式交易”,对新型互联网操作、集中规范交易模式有排斥抵触情绪,这需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责编: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