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跨越发展(1):八措并举“护航”大学生就业创业
编者按:近年来,我校围绕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转型,提高质量,增强活力,建设应用性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夯基础,拓平台,上层次,凝心聚力,拼搏奋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形成了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有声有色,重点学科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校园网近期将推出“聚焦跨越发展”系列文章,进行深入报道。
2014年,我校共有本科毕业生5800多人,就业率达到92.73%。本科50个毕业专业中,37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含90%)。
2015年,我校共有应届毕业生5600多人,截至3月25日,签约率为15.91%,与2014年同期数据持平,保持良好的态势。
就业是民生之本。强化服务理念,保障措施有力,为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已成为我校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心所在。
一、坚持育人理念,完善保障体系
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成熟的制度体系作保障。我校在切实落实就业工作的“三到位”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在扎实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的同时,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反馈机制,形成了“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动、相关部门配合、基层院系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学校的就业职能部门建立了“定职、定岗、定责”的工作制度,并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服务质量。
二、积极推进招培就一体化,强力推行专业结构调整
按照校党代会提出的“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凝练特色”的原则,发挥学校招生对专业结构调整的牵引和就业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我校继续对师范类专业“压量提标”,对应用性专业“增量转型”。增加了“就业率”、“专业报考率”、“新生报到率”都较好的理工类专业招生计划,新增了翻译、特殊教育等2个专业招生,适当减招了就业率、报考率、报到率低的专业。2015年的招生方案目前正处于论证阶段,学校将坚持就业率、报考率、报到率为专业结构调整杠杆的理念,继续深化专业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
三、完善就业课程建设,加强全程化指导力度
从2008级学生开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分别在第二学期(职业规划10个学时、学业规划9个学时)和第六学期(求职技能指导13个学时、创业指导6个学时)授课,共38学时、2个学分。授课教材为校编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希望在基层——大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授课教师主要是就业工作和学工系统一线工作人员。2014年,学校对授课方案进行调整,上课时间调整为第一学期和第六学期,授课内容和课时、学分不变。2014学年,就业指导必修课在2014级、2013级和2011级三个年级段、300余个班级15500余名学生中同时开设,通过集体备课、优秀教师撰写教学PPT等环节的精心组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今年开学以来,2012级第六学期的课程正常开设,组织有序。就业课针对性强,深受学生欢迎。
四、深入开展顶岗支教,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力
我校在全省率先开展顶岗支教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就业竞争力。《光明日报》、新华网等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2014年学校继续加大顶岗实习的推动力度,选送第十二、第十三批顶岗实习生582名和“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生103名,分赴全省中小学开展顶岗实习工作。通过顶岗支教,广大支教生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过程中,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就业状况良好。据8月31日就业数据库统计,2014届师范类专业745名(第十、第十一批顶岗支教实习生562名,“国培计划”顶岗实习183名)顶岗支教毕业生中有709人实现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95.17%。通过顶岗支教实习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91.61%的毕业生在基层教育单位实现就业,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都相对较高。今年3月2日,学校隆重召开第十四批顶岗支教欢送会,261名来自不同专业的顶岗支教学生又一次出发,奔赴安庆市及周边13个市县区的近200所中小学,开始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工作。
五、创新测评机制,加强就业质量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努力探索建构科学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测评体系。2012年,学校制订了《安庆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测评办法》,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测评。2014年上半年,学校制作、发放了《安庆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暨就业满意度调查表》,对毕业生就业“到岗时间”、“岗位职责”、“薪酬待遇”和对已经落实单位“是否满意”等调查内容开展调研。有效调查表中有2603名毕业生落实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占有效调查数的56.37%。有72.67%毕业生对人生第一份工作持满意态度。统计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真实、客观,就业专业相关度较高,基层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较高。
六、拓展就业市场,推进信息全覆盖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贯穿“走出去,请进来”的就业市场发展理念,2014年度在联系校友和网络传递方面尤为突出。具体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主动走出去。学校多年来紧追就业市场步伐,挖掘潜在市场资源,与校友建立了良好互通渠道,获得丰富的用人信息,并随时关注毕业生的动态,在走访用人单位和历届校友之际,及时将适合学生进行推介。其次是将单位请进来。2014年度我校共举办2场大型供需见面会,用人单位专场宣讲会达200余场次。最后是多重媒介宣传覆盖。学校利用就业网站、电子邮箱、电子政务平台、QQ群等渠道搭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就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异地共享和有效配置。针对2015届毕业生学校继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2014年11月举办的供需双选会共请进用人单位118家,单位质量和招聘岗位数量较上一年度都有显著提高,到会学生达到35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个。今年学校与安庆市人社局合作,拟定于4月18日继续举办综合供需双选会,拟邀请用人单位120家,目前正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
七、积极关注就业特殊群体,完善就业援助体系
学校大力开展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四成”教育,对“双困”毕业生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和援助,制定了《安庆师范学院“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情况统计表》,针对“双困”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帮扶措施。学校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做好2014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精神,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的申报和审核工作的通知》,积极协助人社部门为 “双困”毕业生争取并发放求职补贴金95.6万元(比2013年多出43.4万元),并申办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金额在省内高校中位居首位。
八、努力开拓新思路,积极探索以创业促就业新格局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断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势在必行。2011年开始,我校积极探索创业教育、训练和孵化一条龙的工作新格局。
创业教育: 2012年开始,学校对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在第六学期课程中加入创业指导内容,安排6个学时,将创业教育内容正式纳入就业指导教育过程。2012年,学校按照省人社厅开展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的要求,兴建120平方米的创业模拟实训示范教室,从学校教学仪器购置专项经费中划拨20万元购买电脑31台、服务器1台,配置36人标准的桌椅,教室设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同时,整合校内资源,对校团委、经济与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和物理与电器工程学院的现有机房进行改造,创建4个创业实训教室,满足了开展培训的场地要求。2014年,学校顺利完成480人的创业模拟实训任务。目前,2015年的创业模拟实训工作正有序开展。
创业训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近3年来,学校已申请立项“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大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余项。
创业孵化: 2011年5月,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基地建筑面积280平方米,首批入园创业实体(团队)13家。2012年,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办学实际,学校又在龙山校区兴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基地建设用地1000余平方米,房屋21间。目前,龙山校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的遴选工作持续开展,先期的7个项目已经入园孵化,计划今年上半年继续遴选入园项目,到5月下旬可实现20个项目的同时入园孵化的目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