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旅游缘何“有名无市”? 突出特色是出路

16.10.2014  09:44

  八公山位于我省中部、淮河中游,介于淮南市与寿县古城之间,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2001年后,八公山风景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然而,身为历史文化名山且拥有众多头衔的八公山在当前火爆的旅游市场中却显得落寞。寥寥的游客和羞涩的收入,不仅让八公山风景区处于尴尬境地,也使当地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的愿望渐渐落空。那么,八公山旅游为何“有名无市”?

  开发不充分景区收入持续走低

  “在山上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可玩的地方,景点太少,也不够吸引人。 ”国庆长假期间,安徽理工大学2014级研究生邵晶与室友同游了八公山。她告诉记者,八公山之行让她很失望,景区内没什么景点令她印象深刻。

  景点稀少,内容单调,是许多游客对八公山景区的总体印象。 “作为游客,我在山里转时,也觉得没什么景点可看。 ”八公山区旅游局局长张永斌坦言,八公山方圆200多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景点寥寥无几,而且质量不高,孤立零散,难以激发游客兴致。

  游客游览八公山,大多是冲着淮南王刘安、淝水之战的名气而来。遗憾的是,山内历史文化遗存较少,游客能看见的都是一些人造景点。位于淮南子文化广场附近的鸿烈书院长期大门紧闭,门窗上满是灰尘。山顶的淮南王宫与登高台同样失于空洞。而与淝水之战相关的主题建设,在景区内尚属空白。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邵晶觉得景区内复古建筑质量不高,“建筑数量少,且人工雕琢的痕迹过浓,与山内环境不协调。 ”

  “山上景点缺乏内容,很难吸引游客驻足。 ”淮南市新青年旅行社经理张伟曾带过几个旅行团进山,令他尴尬的是,在向游客介绍时,山内景点经常让他“无话可说”。 “山上有个忘情谷,清代学者孙蟠曾在谷中读书。但现在除了一个小亭子,谷里面什么都没有,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张伟说。

  景点稀少留不住游客,使得景区门票收入长期走低。 2013年,八公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09.48万人次,门票收入891.25万元。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门票收入仅94.42万元。而同属国家4A级旅游区,景区面积仅31平方公里的萧县皇藏峪森林公园,在国庆期间门票收入高达174.99万元,是八公山景区的近2倍。

  管理不完善宣传不力人不知

  “八公山位于淮南和寿县交界处,分属淮南和六安两个地级行政区,同源但不同区划使景区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难题。 ”八公山区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刘安墓、廉颇墓、珍珠泉等景观位于寿县境内的山体上,属于寿县景区部门管理,“一山分属两地割裂了景区的完整性,给游客参观带来不便,对景区发展也不利。 ”

  景区内的相关服务设施亟待完善。整个景区内只在入口处有两个导览图,山上很多路口没有设立路牌,游客往往不知道景点在哪里,有些参观过的景点又不知叫什么名字。 “山上的厕所连指示牌都没有,得由游客自己找。 ”邵晶说。国庆期间,自驾游增多,景区很多地方停满了汽车,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拥堵。

  虽为国家4A级景区,但八公山旅游产业链十分单一。景区内没有一个娱乐项目,只有3家小卖铺,商品以饮料和零食为主。游客买票进山,游览过后连一件像样的纪念品都买不到。长期以来,景区收入全部来自门票。

  “八公山景区今天的局面与宣传不给力也不无关系。 ”多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到八公山游览的多是当地人,很少有外地游客光顾。 “眼下,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是很多外地游客并不了解八公山,我们也很难向他们推荐。 ”张伟对此感到很无奈。 “我以前不知道八公山在淮南,来这里上学才知道。 ”邵晶来自河南焦作,来淮南读书前,对八公山的了解仅限于典籍史册。

  八公山地处淮河中游,距离合肥、六安、蚌埠、亳州和阜阳等几个城市的车程均不超过2小时,京福高铁、合蚌客运专线的开通,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可进入性。但是由于推介力度不够,景区知名度较低,使得八公山“深藏山里人难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