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时代:读纸?读屏?

24.03.2015  17:03

      时至今日,普通民众对阅读的态度如何?怎样通过倡导全民阅读,铺就一条走向学习型社会的坦途?对此,本报记者进行系列访问后发现,虽然周围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但仍然有很多人对纸书阅读情有独钟。受访专家还指出,读书还是读屏并不重要,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丰富阅读内容,提升阅读质量,使阅读真正能带给人智慧,成为人们汲取精神营养的主要渠道。

 

   纸书派
  不少人是纸书的力挺者。他们喜欢看纸书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是觉得看纸书能修身养性,有的是养成了习惯,觉得看纸书更有感觉,还有的干脆说看电子书太费眼睛,还是看纸书眼睛舒服。

  案例1 更能体味阅读美好
  40多岁的魏武在某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是位不折不扣的纸书拥趸者。听说记者要调查这方面的选题,他很愉快地打开了话匣子:“看书当然应该看纸书,而且我最喜欢看的还是古籍书,就是竖排繁体字的那种。最近我正在读的是《历代诗话续编》,是民国学者丁福保辑修的,第一次印行是1916年,距今快满百年了,读起来感觉很美好。再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魏武喜欢古籍书的原因,是觉得这类书虽然起初不太好入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阅读之后,便逐渐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古文以简约深致见长,经过时间磨砺,流传下来的很多文句,较之现代文,更能予人想象,涤荡胸臆,其感染力有逾百倍。比如最近新看到的白居易的‘白发镊不尽,根在愁肠中’,写得多有感染力。而每当我翻开古色古香的书籍时,那样的阅读快感,也是任何其他形式的阅读特别是电子书阅读所无可比拟的。
  出于个人喜好,魏武每年在购书上的花销差不多在两三千元左右,现在家里已经堆得满满的都是书,其中1/5是工作用书,其他都是他出于兴趣而购置的。
  “我从来都是买书,方便随时做笔记。”魏武说。他同时希望,读纸书的好习惯,能和他的儿子一起坚持延续下去。每天晚上,和儿子一起聚首阅读的时光,从来都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案例2 更易感到心灵的安静
  在媒体工作的万鹏,在朋友圈中,是个出了名的好书人。
  万鹏的阅读面非常广而且讲究品质,他把自己读书的内容大体划分成了几类:“一类是历史典籍,我喜欢从书中人物命运的起承转合中体味人生;第二类是针砭时弊的书,思辨性强,有助于我更好地认识这个社会;第三类是和我亲身经历有关的书,比如我曾经支教过,现在就对讲述农村教育类的书感兴趣;最后就是一些与专业有关的书,我也会有意识地给自己充充电。
  万鹏不仅喜欢阅读,还喜欢到书店读书,他办了一些书店的读书卡,固定时间去书店的角落一呆就是一个多小时。有意思的是,在美术馆附近的三联书店,他在读书的时候还曾碰到同事,在偌大的北京城,大家因为对书的喜好而聚首。
  万鹏并不排斥电子书,事实上,他因为曾经参加书店组织的读书活动还获赠了一个Kindle阅读器,喜爱旅游的他,也会在行囊中装上Kindle随时看书,但是,“如果纸书和电子书放在面前让我选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拿起纸书。”万鹏笑言,“我好像觉得只有读纸书,才更让我觉得能静下心来,更能让我沉浸在书的世界中。比如在去西藏的火车上,我曾尝试过读电子书,也不是不能读,但就是觉得不太能静得下来读长篇文章。电子书可能更适合读一些短篇的文章。
  在万鹏看来,对纸书的偏好,可能跟他是个文科毕业生又曾在大学里教过书有关,再说,他正处于“30+”年龄段,更愿意在书中寻求人生的感悟,目前又没有孩子需要他照顾,所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来阅读。

  案例3 从小养成读书习惯
  李耀颜是一个未满8岁的男童,虽说还在上小学二年级,但是书龄也不短了。
  从最初听父母读绘本开始,稍微有点词汇量之后,在父母有意识的引导下,从简单的绘本到注音书再到较复杂的全字书,他一步步走上小书童的行列。现在,比如《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书,早已被他轻松拿下,此外,一些科普书、漫画书,他也喜欢。还有报纸,早在学龄前,他就开始了自主读报,家中所订的各类晚报、青年报等,都广泛涉猎。
  春节期间,电影《狼图腾》上映,看过之后,李耀颜请妈妈给他买来了简编版的《狼图腾》书,这个男孩竟然用了一个下午,就通读了一遍。
  “现在,孩子对礼物的要求通常是一套新书。有时我也会担心他是不是读得太多了,像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整个下午看书是不是对视力不好。不过,他这么小就喜欢读书,我们也很欣慰。”李耀颜妈妈告诉记者,孩子一度对iPad等电子产品也很喜欢,但是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读纸书,一段时间后,孩子便养成了读纸书的良好习惯。
  “我也不是绝对排斥电子产品,但是我觉得,孩子还是应该从小更多地培养对纸书的阅读习惯和热爱,否则泡在电子产品里长大,怎么还能保持对纸书的最初记忆和热忱呢?”李耀颜妈妈说。

 

   电子书派
  更多的人表示愿意读电子书。便携、易于储存、更新速度快、廉价等,都是他们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案例1 读电子小说最放松
  38岁的史女士是一家个体商户的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基本不看纸书了,最多就是陪孩子看些童话书。我最大的读书爱好,就是在手机上看小说,你说这算读书吗?
  早先网络还没有像如今这么发达的时候,史女士在高中以至大学阶段,还是看了很多小说以及各种人文类书籍的,不过这一切,在网络小说盛行之后就变了。刚开始,她是把网上的连载小说打印出来看,家里放了一大摞一大摞的,现在,用手机看更方便了,随时随地都能看一段。“如果这也算阅读的话,我一年能读很多很多本书呢。”史女士笑言。
  “为什么喜欢电子书,就因为看起来很轻松,不需要动什么脑筋,而且便携,更新又快。不然的话,挤地铁还带本书,不但沉,而且挤在人群里还要腾出手来翻书,会不会感觉很奇怪啊!”史女士说。

  案例2 下载方便储存量大
  24岁的康梦婷是位正在读研二的学生,作为一个标准的“90后”,她的一大爱好也是看电子书。她告诉记者,除了一些专业书,或者是考试类的书籍,其他的书,她都会选择看电子书的方式。
  “下载方便,储存量大,一部小小的手机,可以存的文字量惊人,更不用说在微信和各个客户端上及时更新的各类新闻和文章了。”这些,都是康梦婷选择电子书的原因。
  康梦婷的朋友于芳妮,与她的情况则有些不同。于芳妮一度极为迷恋电子书,在高中时代经常通宵躲在被子里用手机看小说,其结果是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业。在她二度高考的那一年,在父母和师长的帮助下,她彻底改掉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一段时间不看电子读物之后,我又开始喜欢看纸书了。”于芳妮说,她现在最喜欢的书包括韩寒写的小说,还有一些游记书,而且觉得一定要看纸书才更有感觉。一度,她还养成了在书包里带本书随时翻看的习惯。

  案例3 碎片化阅读节奏快
  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潘女士,由于平时工作极度繁忙,现在也是很少读纸书了,稍有闲暇,便在手机上看一会儿文章。
  “像我们每天工作那么忙,下班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和家人,到晚上9点钟后说不定还要加班工作, 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一本又厚又重的书,反倒是手机上短小文章符合我对阅读的需求。手机上朋友圈里经常转发一些美文,篇幅不长而蕴含哲理,文字优美,还有一些其他的游记、散文和科普类的文章,短小精悍,我没事时就看看,碰到好的还转发给朋友分享,感觉挺好的。”潘女士说,“其实,如果把这些零零碎碎读的文章攒起来,我一年下来的阅读量也不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