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28.01.2015  18:58

  1月26日,市公管局组织召开公共资源交易季度工作会议,通报2014年度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情况,部署安排2015年工作开展。市公管局领导李宏卓、沈梅农、张兴和、黄守强、刘先杰,机关处室、交易中心、执法支队和各县(市)区、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全市2014年公共资源交易总体情况、县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情况、市县区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情况,各县区围绕机构建设、业务开展、联动监管、诚信建设等方面作了全面汇报。2014年是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变革、规范发展的一年,市公管局会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提升手段、规范服务、拓展业务、合力监管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全市完成交易项目总数14297个,交易金额1540亿元,成交1300亿元,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各县区立足本地实际,在业务、监管、创新交易方式等方面积极实践,促进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稳固、健康发展。

  沈梅农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2014年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政府出台了履约反馈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是市场治本措施,明晰界定了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边界范围,延伸了监管链条,也是打造社会诚信和市场诚信的基石,全市范围运行情况良好。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深入开展交易流程、评标规则、价格指数发布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建立项目交易过程中的质量、技术、会商、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引导县区政府发挥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管理作用,建立并形成本地信用监管的系统工程。

  李宏卓局长对各县区通过自身努力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新业务、拓展服务新领域和对复杂项目处理形成的经验予了充分肯定。长丰县在交易规则的研究和农村综合产权交易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肥东县在市县区一体化建设、肥西县在各类定点库建设、庐江县在制度建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包河、蜀山、经开、庐阳、瑶海等城区和开发区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提升限额内项目服务水平等方面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实践,巢湖市启动了公共资源交易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全年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在县区政府卓有成效的领导下精彩不断,亮点纷呈。他同时指出,各县区正处于规范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总体发展不均衡,有些地区对市县区一体化建设的思路认识不到位、不准确,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在社会的响应度、理解度不一,需要我们深入宣传,认真分析、提升成效,真正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合肥模式”。

  李宏卓强调,要准确定位,把握县区工作职责要点。各县区要重点把握市级平台顾及不到的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做好限额以下项目服务,搭建市县(区)两级项目申报、报表分析、标后履约反馈的桥梁和纽带。要注重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把握好监管与服务的结合点,在坚持交易原则的基础上提升服务。区级机构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必须建立监管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抓手。要全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着力开展场所、设备和设施建设,在把握交易环节和交易原则的前提下可实行服务外包;加强队伍的培训,重点加强在实践中思考和提升;形成工作研究氛围,注重总结提高,注重研究投标规律和清单控制价在交易实施中的情况,集思广益完善规则。要做好“合肥模式”的对外宣传。面对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和发展,我们同时将会直面很多来自各方的质疑。合肥公共资源交易由政府主导建设市场,经过8年发展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效,所以,宣传的核心是刚性的交易规则、交易手段、环节控制和标后联动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做好当面解释、告知,做好专项检查和专项活动的宣传。

  李宏卓局长最后表示,为推进市县区同步发展,2015年市公管局将继续加快县区一体化建设,完善并推进县区国有产权管理、网上商城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全面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强化多部门联动的诚信体系建设并推进信用信息在交易过程中的应用,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做到警钟长鸣、风险常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