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我校形成强烈反响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一股讨论两会的热潮也在我校展开。相较于往年,对两会关注的方式由报纸、电视更多的转向网络平台,而聚焦的方面多集中于最近几年较热的经济建设工作以及反腐倡廉建设。
回顾过去的十二五,成就颇大
政治学院书记余精华教授说:“回望过去的十二五,成就确实很多。经济实力上了台阶,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科技实力上了台阶,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防实力上了台阶,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国际影响力上了台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稳步推进。”
政治学院13级孙金磊同学认为:“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更好地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对过去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他非常激动,“我国经济依旧保持平稳增长,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显著提高啦,我们国家正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同时,更让自己欣喜的是这五年,我国越来越注重民生建设,公共建设随处可见。”
展望“十三五”,民生和反腐仍然是重中之重
据统计,2015一年落马“老虎”逾30人,反腐工作仍然是国家在未来工作的一个重心,而鉴于它对人民巨大的危害性,也是我校法学院师生关注的一个重点。
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詹德全说:“期望能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巡视工作要常态化并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法学院13级阮庆乐同学在关注反腐倡廉的同时,也关注了一些环境上的问题,“经济发展了,但是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希望国家能多多关注环境问题,而反腐工作也不能放,一定要继续抓下去。”
“虽然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但是国家还存在着许多发展产生的弊端,交通、环境、治安等民生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一定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放了那边都不行。”詹德全谈到对未来国家展望时说。
现代化教育,还得抓“基础”
“敬敷世范,勤学笃行”,作为一个百年老校,我校始终对教育有着一份坚持,希望能把自己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在“两会”精神的带动下走向现代化。
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李义中教授在谈到教育现代化时,提的最多两个字是“基础”。这里的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课上课,二是科研水平。李教授说:“教育的现代化关键还是在老师自身的基础建设,上课上不好,科研水平不高,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科研的水平代表了一个老师的眼界,眼界高教书才能教得好。”
除了打好“基础”,公平和经费机制也很重要。李义中进一步提出:“现代化教育仍需贯彻落实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加大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增长,健全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
把梦想照进现实,我们希望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尽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记者 秦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