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安徽礼赞】勇立潮头“全创改”

17.09.2019  09:45

  安徽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8个区域之一。自2016年6月“全创改”方案获批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提出的“下好创新先手棋,勇于改革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等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改革为创新开路,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始终把“全创改”作为动力变革的关键,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机制、新模式。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近三年来,安徽总结上报的“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等8项改革举措,以及先行先试的“专利质押融资”等3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推广的改革经验,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置科技创新企业专板等13项改革案例入选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

  8月27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试验验证了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成果,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究以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该成果得到《自然·光子学》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这是在量子网络中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技术进步。

  原始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活水”。多年来,安徽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2004年,合肥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08年,创新试点扩展到芜湖、蚌埠,安徽省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并列“3+1”示范试验区。

  从2016年开始,安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实施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四大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实施意见等。2016年,国务院批复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2017年1月,国家批准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10月,合肥滨湖科学城正式揭牌。安徽加快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跨越的宏伟蓝图初步绘就。 2012年以来,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

  “改革加快动力变革,促进效率变革,实现质量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提升了创新主体获得感,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省发展改革委创新改革处处长方秀告诉记者,近三年来,安徽总结上报的“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等8项改革举措,以及先行先试的“专利质押融资”等3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推广的改革经验,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置科技创新企业专板等13项改革案例入选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源头创新必须敢为天下先,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作为科教大省,我省拥有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全面开通,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成功研发,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

   加强产学研用融合,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梯次建设了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9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35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形成了“四个一”集聚发展机制

  “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我们积极践行这一转型主线,走活硅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谈起近年来的创新成果,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如数家珍:成功研发世界最薄0.12毫米柔性触控玻璃,完全替代进口,助推行业成本下降60%,一举摘得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成功量产高品质浮法玻璃,完全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成功制造国内一流太阳能光伏玻璃、世界最高光电转换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模组和世界首条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2018年,蚌埠玻璃院带动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创造产值500亿元,同比增长22%,助推安徽成为中国硅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之地、集聚之地、发展之地。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和产业,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近年来,全省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自主研发出“魂芯二号A”信号处理芯片,单核性能超过国际同类芯片性能;利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衍生的超导磁体技术自主研发的质子治疗系统,为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蚌埠玻璃院成功研发出0.12毫米世界最薄电子触控玻璃;科大讯飞公司研制出世界唯一让机器人达到真人说话水平的语音合成系统。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重点在于要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强化协同创新能力,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融于产品开发和生产发展。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认为。

  推进“全创改”过程中,安徽围绕创新全链条进行改革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对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进行一体化制度创新设计,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联动发展,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发展环境。比如,完善源头创新机制,通过扩大省属高校院所创新自主权,着力破解用管行政机关的办法管高校院所、管党政干部的办法管科研人员等问题,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打通科技成果从高校院所到企业的转化通道,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金”科技成果转化“六位一体”融合机制,实现从“钱变纸”转为“纸变钱”;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把创新落脚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打造发展主引擎、提升区域竞争力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按照建立“一个基地/工程/专项、一套政策、一只基金、一批人才”的要求,我省梯次建设了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9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35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形成了“四个一”集聚发展机制,全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序构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壮大,在国内外已形成重要影响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三年来累计增长61.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23.3%提高到29.4%,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7.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三重一创”的品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正加速集聚。

   耕好“全创改”“试验田”,依托国家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项目建设机制,系统梳理既代表国家水平,又体现安徽优势特色的“高、新、基”项目;创新科研投入机制,为重大科研项目提供配套保障;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组建实施方案论证会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会议在合肥召开,标志着一个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航母级”研究平台即将扬帆起航。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表示,研究院远期目标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最顶尖的战略性能源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建成聚变电站,实现聚变发电,产生一大批原创性、革命性的能源科学技术成果,解决一系列目前制约我国能源利用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成为引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的创新高地。

  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和引领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也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我省通过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全创改’‘试验田’,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改革经验,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创新政策环境。”省发展改革委科学中心处处长朱的娥表示,创新项目建设机制,按照高质量科技攻关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平台三大类,系统梳理既代表国家水平,又体现安徽优势特色,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全链条的“高、新、基”项目,并积极推动项目融通发展。创新科研投入机制,从有限的省市财力中设立专项资金,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学研究平台提供配套保障。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允许省市项目建设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国家科学中心设立两年多来,已累计新增院士10人、国家级高端人才190余人。

  系统推进“全创改”,必须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将创新主导权交给市场和创新主体。在“全创改”推进过程中,安徽通过激发中央驻皖单位创新活力、整合省内央地创新资源、强化省外大院大所合作等多种方式,弥补自身短板,增强创新能力。

  为激发中央驻皖单位创新活力,我省为中央单位参与地方创新改革“松绑+激励”,推动中央单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支持中央驻皖高校院所完善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全创改’实施以来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通过现金、股权等多种方式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累计奖励5.48亿元,大部分成果已在省内转化和产业化。 ”方秀说,同时推动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协同创新,共建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相关学院,实现资源共享、平台联用、学科共建、攻关协同。(记者 郑莉)

【专栏】70年安徽礼赞

【专题】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原标题:勇立潮头“全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