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桥镇党员干部:冲不垮的堡垒 压不倒的旗帜
7月1日至5日,舒城县千人桥镇遭受到强降雨袭击。杭埠河、丰乐河、路里河等多条河流河水暴涨,超过警戒水位。一时间,桥涵损毁、道路中断、圩堤塌方……面对严重的洪灾,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带领广大群众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把堡垒严严实实筑造在51公里的堤岸上,把党旗高高地树立在抗洪抢险的主战场上……
“有了他的带领,任何灾情我们都不慌”
7月2日清晨,暴雨如注,上游泄洪,水位迅速超警戒!杭埠河告急!位于杭埠河下游的周圩村孝子棚段出现巨大管涌并夹杂泥沙,如不采取措施,圩堤将不保,圩内几万群众将面临安全问题。“堵”是给周圩村“两委”的唯一选择,也是一道无声的命令。55岁的周圩村党支部书记陈存年二话不说,带领村里二十多位党员来到险处,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管涌发生处。然而水流异常湍急,探查的8米长竹竿只露出水面不到2米,刚插下去就被漩涡吸走。此情此景,令有多年防汛经验的老党员们不禁一惊。管涌处离岸尚有七八米远,调来的大型挖机臂伸直了也无法达到,抛下去的砂石包也被迅速吸走,打鱼的小船运泥又行不通……,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管涌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如不能在天黑前堵住,后果将不堪想象,有的群众已经在准备撤离了。陈存年在冷静的思考着,在吸完一根烟后,只见他“扑通”一声,跳入湍急的漩涡中,紧接着,周圩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云也跳入水中,两人在混浊的洪水中摸到了管涌口,在其他村们的帮助下,慢慢用竹竿扎成一排放入管涌口,周边的群众见村干部们带头下水,立即响应,几百个防汛包一会就装好了,有人跑回去把家的门板扛来了,有人把家里的桁条扛来了,有人送来了水和食品,老人小孩齐上阵,两位村民也不顾危险站在挖机斗上,将一袋袋防汛包送给书记,效果立显,原先翻涌的水花不见了,大家干劲更足了,两个小时过后,管涌被彻底堵住了。群众交口称赞:“关键时候还是我们的书记过劲!有了他的带领,任何灾情我们都不慌!”
“只有村民们安全了,我心里才是踏实的”
7月1日强降雨来临以后,千佛村党支部书记朱敬存两天两夜几乎没合过眼。持续的暴雨,让路里河陡涨,一天的时间里原先并不深的河水就要平堤了,环顾圩堤,大多数村民的房屋都建在圩堤上而且时间久远,转移似乎是唯一的选择。朱书记当机立断带领着村“两委”连夜冒着暴雨到圩堤附近危房户家中,挨家挨户地劝说和转移村民。“老李,现在雨这么大,河水正在暴涨,你这间房子年头太久了,好多地方都在漏雨,很不安全。为了你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现在赶紧收拾一下东西,转移吧,村里面都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住的地方了。”朱书记耐心地劝说着。经过一夜的转移,所有在圩堤村民安全转移到安置点。然而他并没有休息,又投入到抗洪抢险一线。一边组织人员照顾村民的生活,为他们饭菜和被褥。一边带领着党员巡堤。在强降雨的几天里,朱书记一直不敢休息,而是在圩堤上夜以继日地巡堤。正如他说的那样:“作为村里面当家人,只有村民安全了,我的心里才是踏实的,才能睡得着。”
“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7月2日凌晨4时许,黎明前的暗夜伸手不见五指。重阳村抗旱站渠突发管涌,迅猛的水流在短时间内冲破了抗旱站渠旁边的大圩埂涵管,又将圩埂底部冲出了一个缺口,水泥堤坝路面一侧业已悬空,如果不能及时堵住涵管缺口,圩埂将在极端的时间内被冲垮,圩埂附近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极大地威胁。接到报告的重阳村宋书记来不及多想,带领着短时间内召集到村“两委”迅速来到了圩埂缺口处,伴随着缺口处急流的咆哮声,已经60岁老党员的宋书记不顾寒冷汹涌的湍流和瓢泼大雨第一个跳进了齐颈深的水中,摸索着漏洞处的大小和位置,和其他同志用沉重的水泥预制板才将涵管缺口堵住。上午8点多,已在水中浸泡3个多小时的宋书记来不及换上干净的外衣,又赶忙组织人手设立路障、警告牌,组织村“两委”和村民队长轮班巡查加固圩埂,转移受灾群众。在灾情面前,老书记似乎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和病痛,连续抗战12个小时没顾上休息。正是在老书记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有效抢救。他说:“做的比我好的还有很多,我只做了我分内的事情,能把重阳村在此次灾情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陈存年、朱敬存、宋茂照等面对汛情,不惧危险,带头冲锋,只是千人桥镇党员干部在本次抗洪防汛中的一个缩影。截止5日,千人桥镇仍有500多名党员奋斗在抗洪防汛的第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一面旗帜,在他们的带动下,一股坚韧的精神迅速在广大群众中传递,一种坚强的力量正迅速凝聚:全镇上下,团结一心,精准发力,一定能守卫好美丽的家园。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入党时的誓言,在他们的坚守下,目前千人桥镇51公里防汛堤坝没有出现一处溃堤,全镇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最有效的保护。 (中安新闻通讯员:童燕琛记者:王佳 万赟 管凯 谭维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