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光伏发电项目19日集中开工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大力发展光伏发电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撬动消费革命的重要支点。
先一步而动,合肥提出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的目标,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14年底,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总规模达225MW,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3月19日,17个光伏发电项目集中开工,吹响了新一年合肥光伏应用的号角。
集中开工,光伏应用拓展新领域
长丰下塘红旗水库渔光互补项目、肥西铭传农林村光伏电站项目、肥东元疃镇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合肥京东方屋顶电站项目……17个新开工项目装机容量达205MW,总投资约20亿元。
这17个项目既有传统的屋顶光伏电站,更多的是渔光互补、农业大棚、荒山滩涂等新领域的拓展。长丰下塘红旗水库渔光互补项目由阳光电源开发建设,总装机容量40MW,在鱼塘上架设光伏组件,通过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互融互补,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模式。肥东元疃镇光伏农业大棚项目则是将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结合,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增加土地收益。项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约500万千瓦时。
在实现效益的同时,太阳能光伏电站更是捍卫了碧水蓝天。据预计,这些项目建成并网后,年发电量约2.1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使合肥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
创新应用,装机量全国省会城市居首
向屋顶要电,向鱼塘要电,向荒山要电,我市力行创新,不断探索光伏应用新路径,开拓光伏应用新领域,发展光伏应用新模式,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建立一座座光伏电站。
搭建先行先试创新体系,将贫困户的屋顶打造成光伏电站,“造血式”扶贫开创全国先河,成为“合肥模式”,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美好乡村建设和光伏电站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创新“地役权”供地方式,支持光伏农业大棚、渔光互补、荒滩荒坡等电站项目建设,探索光伏电站全新应用模式;环巢湖大道、市政府大楼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形成良好示范效应。
合肥在光伏应用领域的不懈努力获得国家认可。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名单,总共18个示范区项目入选,合肥高新区榜上有名,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示范。截至去年底,合肥已经完成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60MW,建设进度在全国示范区排名第一;全市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总规模达225MW,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产业集聚,形成较为完整光伏产业链
作为光伏应用的强力支撑,光伏产业在我市的发展也是风生水起。
全国知名光伏生产企业纷纷落子合肥,不断壮大产业体量,以阳光电源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也快速成长,成为合肥光伏产业的扛鼎力量。加速集聚的光伏企业大军推动产业不断向前,整体规模实现突破。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拥有阳光电源等30家光伏生产企业,形成从多晶硅原料-电池-组件-逆变器-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14年,全市光伏产业实现产值246.8亿元,同比增长69.9%,增速全国领先,位于我市各大产业之首,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0.8%,已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光伏产品生产基地。
生态效应,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5.6万吨
太阳能光伏电站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毋庸赘言,而在环境保护方面,太阳能光伏电站带来的生态效应更具价值。
以合肥市光伏扶贫家庭电站为例,一个装机容量为3kW的小型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不仅可为农户带来近3000元收益,更能为环境“减负”。据统计,建设这样一个小型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时间内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燃煤所造成的有害气体排放,其中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二氧化碳42.3吨。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有分布式装机总规模225MW,光伏电站建设带动投资约19亿元,全年发电量1.9亿度,占全市全年工业用电量的1.5%,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5.6万吨,发电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14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市能源压力。
鉴于在能源应用和节能减排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省“节能综合性示范城市”,再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