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退耕还林再造“金山银山”

15.04.2015  19:10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4月15日讯     (来源: 云南日报 )“我家5亩坡地以前跑水又跑土,撒下包谷种一年才有百十公斤收成,实施退耕还林种上桤木后,单单补贴就有1300元,林下又种草果,收入翻了好几倍。”看着即将采摘的草果,爱春村委会大鱼塘村村民高正江喜上心头,他简短的一席话概括了元阳县退耕户得到的实惠。

  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元阳县把退耕还林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按照“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群众在公路沿线、红河和藤条江流域、哈尼梯田旅游景区、滑坡隐患区等区域植树造林,使陡坡耕作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全县已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7.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退耕还林前的26.7%提高到43.5%,覆盖14个乡镇、101个村委会的17572户农户。
      为依法保障退耕农户的合法权益,元阳县严格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条例及相关政策要求,有序开展确权发证工作,采取“先易后难”和“先退耕后荒山”的办法,对退耕地还林农户做到“当年退耕,当年发证”,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业生产逐渐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良性发展格局。目前,退耕还林工程林权证发证率达100%,调动了广大退耕农户和社会各界造林、育林和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统计显示,全县退耕农户累计获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款17067.64万元,退耕农户户均获得9713元,人均获得2085元。
      在环东观音山区,绵延100多公里的10万亩桤木人工林,像绿色的长廊守护着哈尼梯田的自然生态体系。由于桤木成材周期长,为提高农民的退耕还林积极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县林业局指导农民在林下种植草果。如今的桤木林下,细流涓涓,土湿肥足,草果连片,果香四溢,卖草果的收入成了当地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山银山”。目前,全县草果种植面积达11.2万亩,投产8万亩,年产值达2.4亿元,草果种植正成为元阳县的绿色支柱产业之一。(记者 李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