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六篇文章”促民族团结
安徽歙县上丰乡地处皖南革命老区,全乡5个村、1.26万人,境内有13个少数民族、150户、395人。近年来,上丰乡党委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做好“六篇文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组织推动文章。近年来,一些上丰乡小伙子外出务工经商,与云贵等地少数民族姑娘有缘相识成婚,这些姑娘因婚嫁迁入上丰乡落户。为做好入迁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稳定工作,上丰乡党委、政府及时成立统战民族工作领导组,同时,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年度工作计划重点之一;工作报告中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汇报重点;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等工作作为村“两委”年度工作考核重点内容之一;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作为宣传工作重点之一。落实联村乡干、村“两委”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对民族工作不力的乡村干部,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二是安心安居文章。经过调研,上丰乡少数民族群体有以下“三低”特点:文化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员结构低龄化。对每一名新来落户的少数民族同胞,上丰乡干部及时登门了解,掌握基本信息,帮助解决结婚办证、地基审批、生活资助等方面困难;提供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咨询、技术服务,使其安心安居。
三是素质提升文章。为使各民族共同致富繁荣,近年来,上丰乡党委、政府共举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班15期,发放政策、法律、农技等宣传材料4000多份,聘请省市县农技专家讲授土鸡养殖、菊花种植及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知识,引导少数民族家庭创业增收。同时,讲解党的统一战线、民族政策、计生政策、妇女合法权益保障、植树造林补助政策等。该乡还利用村党员电化教育设备,组织少数民族同胞学文化、学技术、看民俗,开阔眼界,提升素质。
四是共同致富文章。坚持因户制宜、一户一策,“输血式”帮扶和“造血式”帮扶相结合,实施三项帮扶工程:一是结对帮扶工程。动员150名乡村干部、经济能人与150户少数民族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致富信息、技术指导、资金服务。二是就业帮扶工程。介绍少数民族家庭成员到当地企业或外出打工,使其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目前,全乡少数民族家庭中有118人在外务工经商。三是项目帮扶工程。近年来,投入50多万元,对有创业意向的少数民族青年,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政策扶持上予以倾斜。
五是文明家庭文章。上丰乡采取“1+5”模式,引导少数民族创建文明家庭。“1”,即:在乡政府所在地的上丰村建起民族文化广场,展示风采,举办交流活动。“5”,即:鼓励少数民族家庭积极参加“学习之家”、“才艺之家”、“勤劳之家”、“美德之家”、“健康之家”创评活动。
六是团结和谐文章。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家庭,送温暖到心坎。如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霞江村水族潘小花家庭渡过难关,2013年4月,该乡发动乡机关干部捐款5000余元。妥善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纠纷,化矛盾促和谐。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家庭纠纷时,乡村干部总是慎之又慎,依法有情调处,使他们感觉到既有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的限制,又有民族大家庭的温情。几年来,未发生因处置不当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关心政治,参加村民自治。全乡少数民族同胞中当选村民代表和乡人大代表各1人,10人被聘为村务监督员。
上丰村也因少数民族工作突出,累获中央和省市各级各类荣誉。2010年荣获“安徽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2年、2013年,上丰乡统战委员、民族宗教工作干部王明海,上丰乡党委书记叶永忠分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个人”。2013年,叶永忠荣获“祖国建设者”称号,应邀进京参加《祖国》杂志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报告会暨2013年度祖国建设者年会”,并作民族团结工作经验介绍。2014年9月,上丰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责编: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