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信托流转加速将更好保障农民收益

20.06.2014  13:07

      年近六十的农民李伟盛今年年初曾打算把家里十来亩耕地送给乡邻代种。年事已高、儿女又都在外地打工,这位安徽省含山县新丰村农民早已无力应付农活。耕地信托流转,当地最近大面积推进的这种新型流转方式重新让这位老农在土地收益上获得了保障。

      迄今为止全国面积最大的单笔土地流转信托项目14日落户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县政府与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这一项目涉及耕地两万亩,期限11年。李伟盛的土地就在其中。

      由中信信托与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大平油脂公司合作推出的这一信托计划中,中信信托与含山县9个行政村签订土地信托流转合同,2万亩土地将作为信托财产,由中信信托集中管理,出租给大平油脂旗下专事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子公司九道农业。

      中信信托同时募集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扶持大平油脂产业发展。九道农业承租信托土地后,对农地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并将土地划分为500亩左右的经营单元,分租给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同时,中信信托和九道农业还为农场主们提供全程金融服务和生产服务,包括订单获取、种植方案制定、农资采购、农机服务、产品收购、物流服务、结算服务、垫付流动资金等。

      43岁的职业农民王光明是最早受益的农场主之一。王光明原本在上海从事规模种植,如今带着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到家乡安徽,一直想大展拳脚。

      “我从大平公司‘认领’了500亩土地,现在他们正出资帮我们平整土地。”王光明说,“第一年比较困难,除去成本每亩可能只有200元左右的纯收益,但是我预计未来会持续增长。

      李伟盛目前已经和王光明达成协议,在农忙时期为他打工,每天可得到100元的工资,“加上我们每年每亩600块的土地流转收入,比我自己种地挣得还多!最重要的是,这种比较专业的操作让我很放心地把土地流转出去。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与传统的工商企业或种植大户直接流转土地相比,“土地信托”使农民有了利益“代言人”和矛盾“缓冲墙”,农民土地收益得到信托公司和承租土地的农业企业的双重保障。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许多地区出现了土地闲置、抛荒的现象;与此同时,现阶段中国土地流通存在思想观念制约、缺乏保障机制、流转方式不规范等问题,流转后的土地“非农化”倾向严重。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怎样才能激活农民的资产,新一届中共领导人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在十八大闭幕当天,下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内的6大方面改革。含山县是安徽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20个试点县之一。

      “跟信托公司合作,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一种信托产品,证劵化、金融化,是土地流转一种新的模式探索。”含山县县委书记卞建秋说。

      自2013年10月安徽宿州出现全国首单“土地信托”产品后,目前仅中信信托一家公司,就已在安徽、山东、贵州、湖北、河南等多个省份流转土地近7万亩。

      在大平公司董事长魏国平看来,在流转和种植阶段,直接利益流向农民和农场主,中信信托和大平公司最初阶段不存在盈利,但双方却都愿意深入合作。因为中信信托,除了得到大平公司每年支付的信托管理费外,可以率先抢占土地信托这一新兴市场。而作为粮油龙头企业大平,通过对流转土地的指导管理,可以得到稳定并且信赖的原料,来生产自己的主打产品菜籽油和稻米油。

      “只有切实保障好农民收益权,耕地信托流转才能走得更远、更好。政府既要做好服务,也要做好监督。一方面,帮助解决流转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农民按合同得到收益;另一方面,要做好土地巡查制度,确保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不变。”含山县县长田昕说。

      一些专家还建议,未来应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增强进城农民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土地流转解除后顾之忧。

( 来源:新华网  作者:蔡敏、詹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