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获重要进展 共建自然保护区2740个

23.05.2016  17:33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也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大会,会上透露出的信息令人振奋。

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

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经过各地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全国有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约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以大熊猫为例,目前存活的大熊猫超过1800只,已经从濒危过渡到易危。

记录物种从4.9万种增加到近8.7万种

会上,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也印证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表示,在名录编制之初的几年,我国的生物物种名录包括4.9万种生物,而今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近8.7万种。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会上坦言,一些地方还存在牺牲保护区利益,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的问题,而保护区管理部门也面临没有执法权等尴尬。同时,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还不尽合理,法制建设滞后,目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过于原则,处罚力度过低。

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

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目标任务,陈吉宁表示,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加快编制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优化保护区空间布局。二是严格监督管理和执法,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把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自然资产产权、自然资产负债表等改革工作与自然保护区事业相结合,同时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纳入红线。四是实施重大保护工程,提升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是加大社区扶持力度,推动各级政府优先安排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公共监督员制度,形成“政府负主体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全面监督”的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