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促新亮点·芜湖篇】加快推进调转促 奋楫争先立潮头

04.05.2016  21:07

  中安在线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这3个芜湖发展主旋律中不绝于耳的关键音符,在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中,渐渐被芜湖市委、市政府调为“最强音”。“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的全省“一盘棋”中,芜湖将如何布局“关键子”,抢占制高点,争当排头兵?

2013年9月19日方特。刘江/摄 2013年7月25日无为电线电缆企业。杨大伟/摄

   事关未来的战略抉择加快迈过转型这道“坎”

  就在2014年,有着“长江巨埠”之称的芜湖,翻开了港口经济“聚变”发展的崭新一页。随着芜湖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的请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该市境内190多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焕发新姿,成为更具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经济“大动脉”。

  升级蜕变的长江港口,是江城经济日趋活跃的一个缩影。内生型经济蓬勃发展,外向型经济风生水起……近年来,芜湖奋楫争先,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二,GDP增速“领跑”全省。尽管各项经济指标都有着不错的成绩,但在全市范围召开的各种形势分析会和经济运行调度会上,“质量”、“效益”已经取代“规模”、“速度”,成为新常态下的最热词。

  专业人士在“把脉”芜湖经济运行质量后认为,当地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一产不高、二产不优、三产不大”的问题。“一产不高”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二产不优”表现为占GDP总值近70%的二产中,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特别是电线电缆产业,产值徘徊在300亿元左右,爬坡迈坎的压力很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块头”不大,占规模工业比重不到30%,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不够。“三产不大”表现为三产发展速度虽然在全省领先,但比重较低。除了产业结构需要优化调整之外,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创新发展模式、转换增长动力同样刻不容缓。

  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芜湖,遇到了一道必须越过的“坎”——随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经济发展无法再“唯规模”“唯速度”,而是要“换挡爬坡”,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在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上,进一步则海阔天空,退一步则一泻千里。可以说,“调转促”不仅是芜湖一直以来的重要发展经验和成功实践,也是破解当前难题、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更是引领未来、增强后劲的主抓手。

  加快“调转促”,芜湖拥有三个层面的诸多重要机遇。从国家层面来说,长江经济带、皖江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有利于芜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配置要素资源,不断开辟转型升级的新空间;我省被国家列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芜湖作为合芜蚌试验区重要成员,可以通过先行先试,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制约,改造升级芜湖的产业版图。在省级层面,省委省政府一直对芜湖发展寄予厚望,要求芜湖拉高标杆,做好示范,同时也在许多重大政策上有倾斜支持。从自身发展基础来看,芜湖已初步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机器人、新型显示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以及鸠江开发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三山开发区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高新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合福高铁、宁安客专已经开通运营,长江二桥、商合杭高铁、民航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对外交通有望实现质的突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