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促在行动: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31.08.2016  13:05

  去年9月中旬,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4105”行动计划。近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多措并举,积极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坚定不移推进“调转促”,努力推动增长动力实现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其中,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强力推进,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稳步实施,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成效显现,现代农业建设不断闯出新路。

  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为抓手,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1月至7月全省完成工业投资6315亿元,增长9.4%;其中完成技改投资3486亿元,增长9.6%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马钢公司投资7.2亿元,实施高速动车轮对、车轴制造项目,在高速车轮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入德国高铁市场。通过实施“轮轴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实现轮轴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轮轴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28.6%,生产效率提高20%,不良品率降低10%,制造成本降低20.3%。钢铁行业通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效益不断改善,减亏成效明显,是我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的缩影。

  近一年来,我省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企业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全面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我省编制出台《安徽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动传统产业“三改、三创、三升”即“改革、改组、改造,技术、产品、管理创新,产品、企业、产业升级”的工作思路,提出钢铁、有色、化工、医药、建材、煤炭、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的提升目标和转型路径,制定了推进路径清单、任务清单和产业链清单。

  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确立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各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支持资源型城市加快发展接续产业,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落实项目实施、规模以上企业数、超百亿企业数、新产品销售占比和重点工作推进等任务。

  蚌埠优化完善“新型工业化发展扶持政策”,对技术改造升级企业按技改后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连续三年分别给予60%、50%和40%的额度补助。充分利用国家资本金项目支持,牵头组织推进4家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中粮生化燃料乙醇、天润化工聚丙烯酰胺等项目开工建设,丰原集团环酸、明胶项目建成投产。

  铜陵深化优质工程“企业诊断”,推动重点企业对标行业先进技改,推动铜基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产业链节点企业技改。加强项目储备,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包、省“大专新”项目政策动向,谋划10个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170.4亿元,强化“四督四保”推进机制,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

  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各地强化政策导向,完善服务保障,引导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今年1月至7月,全省完成工业投资6315亿元,增长9.4%;完成技改投资3486亿元,增长9.6%。其中,汽车制造、医药、化工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2%、29%和24%。各传统产业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改造提升,围绕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品牌,推进产业链升级,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产业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业态,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622.7亿元,同比增长10.3%,占生产总值比重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服务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1月16日正式上线运营,4个月后累计交易额达到1亿元,从1亿元到2亿元,仅用了34天,从2亿元到3亿元,时间则缩短到了26天,截至8月30日,累计交易额达4.45亿元,其中二季度的交易额是一季度的5倍。这是芜湖市的共生物流平台成立8个月来的成绩单,也彰显出互联网风口之下物流产业的蓬勃生命力。

  “作为物流产业互联网服务商,我们一方面协助物流公司落地,直采到车;一方面协助物流公司上天,直达一手货主,并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增值服务以及上下游的配套服务。 ”公司CEO卢立新说。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其中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位产业是最为突出的表现。

  大物流、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成为发展的重点方向。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16年主要工作时指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主导产业培育计划,落实税费减免、价格并轨、融资租赁等支持政策,发展新兴旅游业态,促进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健康服务等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新兴服务业……用真金白银,拿真招实措,为调转促再添新动力。

  我省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围绕产业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和发展业态,突出抓好改革试点示范、龙头企业培育、项目提质提效、园区集聚发展、城市引领带动、品牌和标准化创建六大重点工作。

  近一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化发展,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发展,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完成投资6540.2亿元,同比增长13.3%,投资额占比由上年同期的52.4%提高到53.2%;实现增加值4622.7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居全国第6位,占生产总值比重41.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8%,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贡献继续提升。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增长加快,全省794家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0.9亿元,增长11%;营业利润增长13.6%,从业人员增长5.2%;科技服务业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34.8%提高到55.4%,占规上服务业比重由45.9%提高到47.5%;战略性新兴产业盈利提升,规上服务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858家,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增长12.2%。

  随着服务业的稳步发展,我省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比整体经济和工业分别高1.7个和1.9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一季度以来我省服务业增幅连续六个季度超过GDP和工业。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8.9∶51.2∶39.9调整为8.8∶49.3∶41.9,三产比重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念好“提、调、转、培、创”五字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现代农业建设上闯新路

  ——目前全省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7.1万个,家庭农场4.3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46万个

  春华秋实,江淮大地迎来又一次收获。

  在皖北许多地方,玉米不仅长势喜人,而且销路更好的青储和鲜食玉米面积增加。 “要产量高,更要结构优。 ”省农委种植业局负责人表示,在结构优化中不断提高种粮效益,是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

  当前,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作为农业大省,尤其需要“拉长短腿”,让发展的步伐更协调、稳健。 “作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是‘十三五’时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引擎。 ”省农委负责人说。

  主引擎动力强劲。近一年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格局正加速形成。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63元,增长9.4%,高于全国水平。夏粮总产277.5亿斤,处历史第三高位,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着力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 ”去年11月份,省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今年5月25日,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强调,要通过“一改进、四加强”抓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即改进服务方式,加强主体培育、加强金融服务、加强市场建设、加强技术支撑。

  各地、各部门强化措施,突出抓住“提、调、转、培、创”。省农委出台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各项任务,合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阜阳明确要求“逐步壮大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资金规模”。

  “提、调、转”,就是要提升装备条件、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绿色转型。 “我省农业粗放发展问题突出,环境资源矛盾尖锐。 ”省农委负责人分析。为此,省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提出,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重点,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不久前,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名单公布,我省临泉县等四县市区入选。

  “”是培育新型主体。现代农业呼唤现代农民。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强调,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省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7.1万个,家庭农场4.3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46万个。全省58个县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90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挂牌。

  “”是要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农村要素活力。 “推广农业物联网等新技术,创新农业新业态和商业模式。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强调。 7月中旬,省农委启动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3个、示范点120个。上半年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的农业经营主体达1090家。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新形势下实施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在现代农业建设上闯出新路”。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67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等一系列具体目标。

  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安徽深耕希望田野,期待更多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