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新使命 实现新作为 奋力推动安徽文化繁荣兴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文化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切实担负起十九大赋予我们的新的文化使命,实现文化建设新作为,奋力推动安徽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伟大梦想贡献力量。
担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牢牢把握文化意识形态主动权。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文化工作的意识形态责任意识,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引导教育人民,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我们将以“宣传十九大·文艺进基层”为主题,组织省、市、县(区)各级文艺院团、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上下联动,开展文艺演出、演讲诵读、艺术展览等系列文化活动,走基层、进万户,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播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通过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加强全省各类大遗址、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国家大遗址公园、大别山片区革命文物保护维护等重点项目,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和活态传承保护项目,让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担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必须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
要引导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艺创作的最高准则,自觉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中国梦,突出讲好安徽故事,围绕讴歌时代精神、反映安徽好人、扶贫脱贫等现实题材,组织实施戏曲创作孵化计划,通过创新激励方式,调动全省各方力量,大力推进艺术创作,推出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廉政、诚信、优良家风的作品。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构建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要加快推进省美术馆、省文化馆、村级农民文化乐园等设施建设,更要注重基层文化场馆的专业人才配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村级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提高服务效率,让公共文化场馆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要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担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必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文化惠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实施好最受全省百姓欢迎的 “送戏进万村”等民生工程,在确保每村每年看到一场正规演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送戏质量,让农民群众看上喜欢的戏。要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携手小康”文化巡演和县域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等工作,深化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打造数字文化服务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文化馆(站)、农民文化乐园等文化阵地,举办各种展演展示展播、品读鉴赏、传唱活动,把各类文化活动送到基层、服务群众,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担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必须增强本领改进作风,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安徽文化新业绩。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们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全面增强“八个方面”的本领;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学懂弄通悟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确保中央各项文化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进一步谋深、做实安徽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工作举措,不断增强安徽文化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要加强作风建设,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切实践行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加快推进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为开创伟大新时代的新征程作出新的努力、创造新的业绩。(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