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载,我们拿什么确保大熊猫种群安全
19.03.2015 19:40
本文来源: 林业厅
自开展大熊猫保护工作50多年来,我国通过人工圈养、种群保护及繁殖、放归等工作,不断推进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种群数量提高,充分彰显了我国为保护大熊猫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那么,这50多年来,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者是如何守护这一“国宝”的,拿什么确保了大熊猫种群安全?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背后是一个个“会说话”的数字。
竭力救护野外病饿大熊猫,确保野外种群稳定
20世纪80年代,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箭竹开花导致食物短缺等原因,野生大熊猫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1983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林业部关于抢救大熊猫的紧急报告的通知》指出:大熊猫是我国国宝,是受世界人民喜爱的珍稀动物。拯救和保护大熊猫工作具有重要国际影响,请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落实报告中的各项措施,抓好此项工作。自此,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开始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大熊猫种群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大熊猫如何从迫在眉睫的饥荒和疾病中生存下来?又怎样在灾害和天敌的环境中繁衍后代?这成为摆在当时我国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林业局联合各部门不断加强野外大熊猫保护,将野外病饿大熊猫救护作为人工辅助大熊猫种群恢复的重要手段,专门颁布了《野外大熊猫救护工作的规定》,明确了野外大熊猫救护的要求。分布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一直把野外大熊猫巡护、救护和监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分片包干,布设连续监测样线,形成了完备的大熊猫巡护监测网络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至2013年,全国共抢救病饿大熊猫324只,救治成活238只,经治疗康复后放回野外136只,其余不适宜放归的统一收容饲养。多年来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大熊猫保护状况呈现不断向好趋势。
实施人工繁育圈养,为大熊猫成活营造良好条件
人工繁育圈养大熊猫,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
1965年4月,北京动物园6岁的雌性大熊猫“莉莉”与雄性大熊猫“皮皮”合笼交配。同年9月9日,饲养员惊喜地发现“莉莉”怀里有一个粉红色的小家伙。仔细一看,是一只大熊猫幼仔!我国自此掀开了人工圈养下大熊猫繁殖新的一页。
随后,我国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基本建成了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在圈养条件下,大熊猫的饮食、健康、繁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服务与保障。科研人员创建了大熊猫饲养繁育理论体系,结束了过去靠捕捉野生个体维持圈养种群的历史,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与发展。
然而,大熊猫繁育“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存活难”一度成为困扰我国大熊猫保护事业的主要因素。为彻底解决这三大难题,国家林业局协同各相关部门不断开展联合科研攻关,逐步探索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1992年,我国开始实施“提高大熊猫繁育能力的研究”课题。科研人员从大熊猫的营养、繁殖行为、内分泌、病理学等多学科展开研究,在大熊猫的人工饲养、人工繁育、人工育幼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攻克了人工圈养大熊猫“繁育三难”问题。2014年5月26日,“蝈蝈”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诞下当年第一只人工圈养条件下出生的大熊猫宝宝。2014年7月29日,“菊笑”在广东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诞下3只熊猫幼仔,并全部存活。据了解,这是目前全球唯一存活的大熊猫三胞胎……近年来,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每年都有20只以上幼仔成活,成活率达85%。
在这样的喜人形势下,国家林业局及时调整繁育指导原则,逐渐从抓数量转变为抓质量。根据大熊猫谱系表精确计算出的每对大熊猫配对指数来制订科学的大熊猫繁育配对方案,优化大熊猫种群结构,减少近亲繁殖,从而达到大熊猫种群基因结构的健康发展。努力没有白费,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达到375只,较上一次调查增加211只,基本实现了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还具备了对野外大熊猫提供补充的能力,对缓解大熊猫濒危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
强化野外培训,让人工圈养大熊猫回归自然
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是近年来我国实现大熊猫种群稳定增长后所做的科学尝试。2006年4月28日,在经过近3年的野化训练后,“祥祥”带着野外定位项圈,一路小跑,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山林中。自此,我国跨出了将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自然的第一步。
然而,不幸的是,大熊猫“祥祥”被放归后不到一年,在与同类争夺地盘时摔死。这无疑给大熊猫保护工作者造成很大打击。“祥祥”的意外死亡说明了什么?大熊猫放归自然活动该不该继续下去?
事实上,大熊猫放归活动没有停止,新的野化培训在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中诞生了。我国一改大熊猫野化训练“人类指导”,首次实现母兽带仔系统培训。在大熊猫妈妈“草草”的悉心教导下,“淘淘”于2012年10月11日被放归自然,并成功适应野外生活。随后,“张想”和“雪雪”被以同样的方式野化训练,并陆续被放归自然。这是我国大熊猫保护的又一次新突破。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2014年11月中下旬,“雪雪”死于“疑似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大熊猫保护工作者再度陷入沉思。诸如此类的意外死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摸索规律,改进方法……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者在大熊猫放归自然活动方面下足了功夫。他们深知,将人工圈养繁殖的野生动物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补充野外种群,增加野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是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恢复和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他们深知,要保证大熊猫放归自然的成功,就得让人工繁育大熊猫具备野外生存能力,能够在野外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存活下来;并在野外找到配偶,得到交配的机会;同时能够在野外繁衍后代,实现种群延续。他们深知,大熊猫放归自然是需要不断探索的科学问题,尽管实验中出现大熊猫死亡的情况,但探索大熊猫放归自然的脚步不能停止,也不会停止。
为了这一目标,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者也是“蛮拼”的。除了做好放归前的准备工作外,还将放归野外大熊猫的一举一动“搜罗”眼中。他们在每一只被放归的大熊猫都佩戴了无线电颈圈。将大熊猫放归野外后,大熊猫专职监测队伍通过红外线照相机、无线电定位追踪和粪便DNA分析等多种技术途径,对其在野外的生活状况进行持续监测,确保随时掌握放归大熊猫在野外的情况。2013年10月,大熊猫“淘淘”被成功回捕。经血液分析,“淘淘”身体健康,基本适应了当地的食物、气候条件。另据监测显示,大熊猫“张想”目前生存状况良好。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3月19日,“淘淘”和“张想”发生了“最亲密接触”,直线距离仅有500多米。
前路漫漫,等待“淘淘”和“张想”的是什么?即将放归的大熊猫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未为可知。但在大熊猫野外放归这条道路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至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在自然家园传宗接代、生生不息。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9.03.2015 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