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传捷报 皖军建新功 ——安徽体育代表团征战第十三届全运会综述

11.09.2017  11:22

9月8日晚,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体育馆正式落下帷幕。安徽省体育代表团顽强拼搏,在全运会上共获得7枚金牌(包括群体项目1枚)、15枚银牌(包括群体项目3枚)、11枚铜牌,实现了赛前制定的“全面超上届”的目标。

实现新突破——

参赛规模创出新高,基础大项进步明显

本届全运会竞体项目共设33个大项、417个小项,我省共有308名运动员参加27个大项、190个小项的决赛,另有44人参加群体项目比赛,参赛人数、参赛大项和参赛小项数量全面超过上届全运会。

“从运动成绩看,按照本届全运会的成绩计算原则和方法,我省竞体项目奖牌总数29枚,超过了上届的25.5枚;4名至8名的优胜名次62个,超过上届的34个,增幅近50%;总分733分,超过上届的542分,增幅达34%。这些都反映我省体育总体竞争实力有了明显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有所增强。 ”全运会安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省体育局副巡视员刘晓辉介绍说。

往届全运会,我省所获成绩多为打分计点的项目,本届全运会我省获得成绩的运动项目结构有了可喜变化,田游、水上、举重等基础大项进步比较明显,成绩突出。比如,女子举重孟苏平夺冠,赛艇程勋满、杨栋栋包揽金银牌,女子800米王春雨夺金,田径青少年组牛春格、陶亚男均获金牌,王春雨、伏娜获得4×400米接力银牌,姚捷获男子撑杆跳高铜牌。 “这是我省积极实施项目结构调整,努力加强基础大项建设带来的明显成效。 ”刘晓辉说。

展现新亮点——

新人新秀脱颖而出,跨省配对实现双赢

我省夺得6枚金牌的运动员都是第一次在全运会上获得冠军,一批新人新秀在本届全运会上开始脱颖而出。如田径的牛春格、陶亚男、佘宸瑶,网球的朱琳,男子花剑的毛本年,以及交流到天津的女子手球二线队员等,这些年轻运动员经过大赛的考验,得到了锻炼,有利于迅速成长。

本届全运会上,一些迅速成长的运动项目成为见证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新亮点,特别是网球获得女子单打和双打的铜牌,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我省设项以来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此外,在全运会新设的空手道项目中,我省王志伟、程飞摘金夺银,并获得若干优胜名次;在女子柔道70公斤级比赛中,赵佳获得铜牌;安徽军团在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上也均有斩获,取得了近几届全运会中的最好成绩。

“根据本届全运会规则,部分4人及4人以下的项目可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我们抓住时机,积极运作,贴近高水平,贴近国家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全运会安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省体育局局长高维岭说,我省赛艇男子双人单桨与广东协作包揽了冠亚军,田径女子4×400米接力赛取得银牌,射击飞碟项目获得亚军,网球女子双打获得铜牌等等,合理运用规则使我省重点小项的优势得以体现和巩固。

期待新跨越——

完成“提升”阶段目标,夯实未来三年基础

在本届全运会上,安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良好战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一些运动项目上,运动员拼尽了全力,却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与金牌失之交臂,令人遗憾不已。女子手球、自由式摔跤的张峰均收获银牌,女子20公里竞走吕秀芝被罚离场泪洒赛道,男子重剑团体未能晋级决赛等等,这也体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和激烈。

根据我省制定的竞技体育“巩固,提升,跨越”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2014年至2017年正处于“提升”阶段。 “今年全运会,安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提升’阶段的目标,但最大的遗憾是全运会金牌没有大的突破。 ”刘晓辉说,通过全运会的检验可以看出,我省竞技体育的“底盘”规模在扩大,项目结构在不断优化,后备队伍培养在蓄力,总体竞争实力在增强,这为实现2018年至2021年的“跨越”阶段目标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力量。

随着第十三届全运会圆满落幕,安徽体育人又迎来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工作。高维岭表示:“我们将认真总结本届全运会工作的经验教训,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化运动项目结构调整,抓好教练员队伍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同时,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把人民群众的热情转化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向体育强省迈进。”(记者 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