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体育专刊):五河县:“五水”涌动,全民健身掀高潮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
近年来,五河县以创建“安徽省全民健身示范县”为契机,不断创新思路举措,完善基础设施,狠抓组织建设,打造品牌赛事,全民健身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先后获得全国、全省体育先进县,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荣誉称号。
完善基础设施
积极筹措资金,建成了占地面积115亩的五河县体育中心。其中1个体育馆,共有座位2387个;1个体育场,包括1个标准八跑道田径场、设看台座位2202个,1个标准足球场、2个区4块网球场、4个篮球场,1条全民健身路径,安装健身器材26套;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设有综合馆、武术馆、跆拳道馆等。2013年下半年建成了4泳道的室内游泳馆。经过持续投入,体育中心更加“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全民健身条件进一步改善,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全天候免费开放。
积极落实试点工作方案,将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先后建成青年圩健身广场、民歌健身广场等广场多个。将落实省体育局《万千百农村体育行动计划》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共完成7个省级乡镇全民健身广场,12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新集镇李八村、小圩镇薛集村、小溪镇小溪村等多个新农村小区配备健身路径。全县中小学体育场地也定期向群众免费开放。对全县各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学器材、设备的配置进行指导,以方便群众健身。为县老年活动中心、城关镇河东社区、西苑社区、县计生文化园、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等单位分别配备健身路径和室内健身器材。城区居民10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健身生活圈基本形成。
健全组织体系
五河县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离不开体育社团的纽带作用和体育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年来,该县发展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单项协会21个,体育运动俱乐部9个。全县14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体育总会,晨晚练点达82个。群众体育基础不断夯实,全民健身充满活力和动力。2012年8月该县率先成立了老年体协,并于当年11月8日举办了“迎十八大广场文体表演”,共编排了15个节目,既有传统的秧歌、太极,也有时尚的健身舞蹈;2013年11月22日举办庆祝“老年大学建校二十周年暨成功创建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 文艺汇演。
五河县通过扩大培训规模、拓宽培训渠道、强化登记管理、开展评比表彰等措施,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特别是2013年,该县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纳入县委组织部开办的主体培训班次,既保证了充足的学习数量,又提高了培训层次。2012年6月以来,全县共组织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485人次。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6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3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2人。在全县各个晨晚练点、社区健身俱乐部以及各乡镇村居,各体育社团中,基本实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全覆盖。社会体育指导员常年志愿服务在基层,宣传、发动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推广、普及新的健身项目,传授健康、文明、科学的健身方法,积极参与体育进社区和体育下乡等公益活动,全县全民健身活动井然有序、丰富多彩。
打造品牌赛事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营造了浓烈的体育文化氛围。五河县先后承办了全国CBO“贺龙杯”男子篮球联赛、安徽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黄山论剑全省首届武术运动会,省青少年乒乓球、少儿手球、少儿足球赛,安徽省“皖酒杯”乒乓球赛、五河县网球邀请赛等。依托水乡特色,2013年6月举办了首届端午龙舟大赛。2013年6月举办“魅力五河、健康水乡”健身系列活动,为全县人民搭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新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积极性和热情。
县城各类比赛丰富多彩,农村的健身舞比赛和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接连不断。2013年3月8日,来自明光市古沛镇和五河县小溪镇小溪村的女子舞蹈队在五河民歌发源地小溪村进行广场舞PK,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道精美的节日“大餐”。2013年11月11日,浍南镇举办首届广场健身舞大赛,全镇10个村的12支代表队300多名队员参加比赛,为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欢乐的视觉盛宴。
在城乡和农村通过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比赛,推广和普及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基础的体育健身项目,武桥镇的大众篮球、小溪镇的广场舞、临北回族乡的踺球、狮子舞等特色体育活动品牌正逐步形成。(2014年8月19日《市场星报》第14版,记者 江锐)
编辑:孙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