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覆盖度防沙治沙原理与技术”通过成果鉴定

01.07.2015  13:55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1日讯     6月24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中国林科院主持召开了“低覆盖度防沙治沙的原理与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魏江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蒋有绪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专家组成。会议推举尹伟伦院士为鉴定委员会主任,魏江春院士、蒋有绪院士、刘恕研究员为副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副司长胡章翠主持鉴定会,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黄坚出席会议。
  通过听取成果报告,审阅相关资料,并质询、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成果鉴定材料规范齐全,数据翔实,结论可靠。研究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认为,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杨文斌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低覆盖度防沙治沙的原理与技术”项目,自2003年始,针对干旱、半干旱区荒漠化治理修复中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植被密度的稳定度密切相关的核心问题,开展了高覆盖度植被在干旱沙地稳定度难以维持与低覆盖度植被生长潜力提升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低覆盖度防沙治沙的原理与技术,基本解决了防沙治沙中多年来“中幼龄林”衰败或死亡问题,对于推进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的稳定性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依据干旱、半干旱区沙地疏林或稀疏灌丛稳定存在的现象以及稀疏林地水分相平衡的技术原理,提出了行带阻风低覆盖治沙的理论;从风速流场、水分平衡、水分效率提升和植被稳定度的关系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土壤“水库”中水量的渗、贮、供等水分利用循环机理,将人工造林固沙与自然土壤、植被、微生物的修复作用有机结合,建立了灌、草、乔等合理配置的“行带式”荒漠化治理新模式;研究成果成为《国家造林技术规程》旱区部分修订(2015修订版)的重要内容。
  研究成果有效解释了荒漠化地区生态用水与植被恢复密度对稳定性的影响问题;建立了15%~25%固定流沙的新技术体系,基本解决了高覆盖度下植被难以持续稳定的难题,丰富了荒漠化沙地治理的生态学理论,具有创新性。
  研究人员表示,将根据鉴定委员会的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和生态建设发挥作用。
  杨文斌介绍,本研究实施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阿拉善高原和敦煌绿洲等地,进行了人工造林科技示范。研究发现,灌乔草复合的行带式分布格局的防风阻沙效果非常显著,固沙林在15%~25%低覆盖度时能够完全固定流沙,使得能够完全固定流沙的固沙林覆盖度扩展到15%。同时,低覆盖度固沙林为具有一定寿命的生物沙障,为带间沙面稳定后的植被修复、重建和土壤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局地环境条件。很好地把林业周期长的特点应用到了漫长的生态修复过程中,用一个相当长的林木保护期,促进带间植被和土壤的自然修复,其植被和土壤更加成熟、更加接近地带性,能够自我稳定、维持、发展。
  杨文斌说,以防风固沙、修复退化土地为目标,从提高水分利用率、植被稳定性和加快修复速度出发,营建低覆盖度固沙林,在确保完全固定流沙和林木健康正常生长的条件下,形成能够促进土壤与植被、微生物快速修复的乔灌草复层植被结构,将会显著提高我国治沙造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植被的稳定性,加快荒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速度。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模式,已经在我国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建立示范样板,并已在京津风沙源等风沙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中有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很好地支撑了我国造林治沙和干旱、半干旱区混交林的建设,实践意义巨大。(中国林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