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晒一晒”谁能吃低保——记六安市裕安区听证评议低保工作
“谁有资格吃低保,申请人说了不算,干部说了也不算,我们大家参与听证、一起投票才能算。”
“低保听证评议就是好,把困难说在当面,大家听、大家议,这样做也很公平,我们都很支持。”
……
日前,记者在裕安区罗集乡兴隆村、鼓楼街大井拐社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群众们如何参与低保听证评议。
“以前办理低保,给谁办不给谁办,一直是困扰我们乡村干部最‘头疼’的问题。现在采取听证评议的方式,实施阳光操作,选出的低保对象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不但消除了群众的不理解和对低保工作的误解,而且还增进了大家的团结和睦,我认为农村低保已经很公开、公正、公平了。”罗集乡兴隆村党总支部书记王永军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使低保工作做到真正公开透明,裕安区民政局低保股成立4个低保听证工作组,自2014年4月开始,历经8个月,每天工作长达13—14个小时,深入到全区每个村和社区进行城乡低保听证评议、集中整改工作,不仅是对低保对象是否准确进行整治,同时也是对基层低保审核是否规范进行了一次专项整治。低保股专项整治工作组每到一个村或社区,首先要求听证评议现场布置做到规范,所有听证评议会做到有会标、监督席卡、听证席卡、陈述席卡;听证评议组成员分配做到合理,农村低保评议组有各村民组长、老党员、在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敢于说真话的群众代表,城市低保评议组有驻社区的企业厂长、退休的党员、劳动模范及群众代表,评议组人员做到达到规定人数,评议组最少达11人多至30多人;听证评议时要求评议组成员分开坐,不得相互协商评议,评议投票后要求现场计票公示评议结果,使评议真正做到公正不含任何水份;评议公示到位,要求每个村和社区将听证评议通过的低保名单张贴到每个村民组和小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以前的低保很多是村干部认为谁家困难或谁家有残疾人就给谁家,有时想给谁家就给谁家,评得也不够准,给的也有不合适,群众心里觉得不公平、意见很大。现在亲自参与低保评议的全过程,打心眼里服气。”说这话的是裕安区罗集乡兴隆村村民罗康凡,在参加完村里低保听证会后,发出了感慨。
通过本次听证评议集中整改,该区共取消不符合低保人数12111人,新增符合低保人数3834人,其中城市低保取消2474户4136人,新增327户526人;农村低保取消4443户7975人,新增1748户3308人。全区2014年末,城市低保在保人数4005户6386人,年发放低保金3600万元,农村低保15410户27020人,年发放低保金4500万元。通过专项整治听证评议动态管理后,该区2015年度城市低保每人每月补差约增加100元,农村低保每人每年低保补差约增加330元,全区城乡低保补差水平将得到较大的提高,其中农村低保获得全市民生工程考核第一名。
“低保谁享受谁不享受,申请者说了不算,部门领导说了也不算,广大群众参与一起投票才能算。只有建立更加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的坚决不保。这是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社区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负责全区低保工作的该区民政局工会主任张宁说。为了确保城乡低保听证评议落到实处,不走过场,进一步遏制人情保、关系保和错保的情况发生,巩固2014年度全区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听证评议成果,该区民政局研究决定自今年3月1日起,各乡镇街、开发区社会救助工作站报批新增低保时,必须带听证评议现场手机录像资料,录像资料中要显示低保申请人在听证现场陈述家庭情况画面,要有陈述、听证、监督席席卡等画面;低保听证评议记录复印件要做到听证记录完整,评议人员签名齐全真实,乡镇街分管民政领导、包片领导和社会救助工作站负责人到场监督听证评议过程和签名,以示对听证评议的真实性认可和负责;新增低保听证评议后,一榜、二榜公示到各村民小组和居住小区,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阳光下“晒一晒”谁能吃低保。
记者手记:所谓“阳光低保”,就是将低保标准、低保申请、低保审核、低保发放、低保退出等一系列与低保有关的工作置于最大程度有效的监督之下,有效杜绝“人情保”“关系保”,抵御低保领域的不正之风,使低保工作透明化、公开化,保证最大限度的公正、公开、公平。“低保评议权”是低保准入和退出的重要关口,将“低保评议权”还民,使得群众“话语权”分量增大,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现象,“应保尽保,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机制得以落实。通过走访调查,无论区直、乡镇干部,还是普通百姓、居民,甚至这次被审核掉的低保户都对这次听证评议集中整改感到满意,可以说这次集中整改给需要救助的群众一份生存,给整个社会一份安心,对这个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报单位:裕安区民政局
信息作者:吴光亮 桑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