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已有111位“中国好人” 总数居安徽第1全国第2
2015年1月30日,从中央文明办传来喜讯——30年奋战在一线的矿井安全“守护神”,引领36名职工闯出生命险区的皖北煤电集团卧龙湖矿职工马力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淮北市第111位“中国好人”。目前,我市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市民总数居全省第1名、全国地级市第2名。
“中国好人”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风向标,是一张张“金光闪闪”的道德名片。淮北的“好人现象”绝非偶然,而是有着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将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部署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不定期召开市文明委全会、市创城工作联席会,强化公民道德建设的协同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我市还把公民道德建设纳入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测评体系,建立和完善道德建设机制。
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九个一”工程抓紧抓实,以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水平为核心,不断深化文明创建的道德内涵。深入开展文明 教育 ,立足380多个道德讲堂,开展各类活动4860次;持续开展“勤劳善良”系列报告会,受教育群众达16万余人。精心办好全省第一份精神文明建设刊物——《时代文明》、全省第一家精神文明网站——中国文明网联盟淮北站,使其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在潜移默化中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全市人民心中。
在主流媒体开设公益广告、文明创建大看台等专栏专题,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系列宣传教育力度。设置“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1.5万余幅,编印《中国好人在淮北·小城大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读本和《精致淮北·文明相城》宣传手册,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积极丰富创建载体,深化“周五志愿服务日”、“ 公交 让座日”、“文明交通”、“经典诵读”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志愿服务、诚信建设、好人评选、社区帮扶制度化。目前,全市92家文明单位与92个社区结对帮扶,“双报到”党员达5万余人。成立志愿服务队217支、志愿服务工作站198个,在册建档志愿者14.6万名,机关干部参与志愿服务2.2万人次,民警王怀芬入选全国首批“五星志愿者”,淮北再添“志愿之城”美誉。
为大力选树百姓身边典型,以凡人善举引领道德风尚,我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和“感动淮北十佳人物”、“淮北市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坚持发掘、选树道德模范,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国好人榜”评议推荐,广泛宣传身边好人事迹。淮北日报社、淮北广播电视台等市直媒体充分发挥报、网、视全媒体资源优势,大力宣传李子明、王小勇、孙燕飞等一批模范典型。完善为身边好人“撑腰”政策,2010年开始,市文明委每年拨付专项资金,帮扶 生活 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2014年开始为所有上榜“中国好人”提供免费体检,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做好事、长好心、当好人、有好报”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近年来,我市在身边好人推评工作中挖掘了大量凡人善举,选树了大批平民英雄,“好人淮北”成为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鲜明特色。同时,我市还组织道德模范宣讲团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承办中央文明办开展的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一位模范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次巡讲就是一次精神洗礼,通过道德模范宣讲活动,展现出好人们的良好精神面貌、价值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全市上下形成崇德向善、向善向美的良好氛围。
“中国好人安徽多,安徽好人淮北多。”新年伊始,我市在“中国好人”这块道德高地上再次开疆拓土,城市的道德海拔再次升高,在公民道德建设的道路上,好人、好事一路领跑,引领我市向着文明、和谐的明天不断迈进。(记者 商祥荣 通讯员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