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人员改行干渔民 自食其力不再担惊受怕
近期,包河区打传办在加大园区巡查力度的基础上,对以往租住过传销人员的部分房屋也进行了回访,就在工作人员对滨湖树荫苑小区的一户出租屋进行走访时发现,里面居住的租客以前竟曾经是一名传销人员。
屋内,客厅里散落着不少渔具,空气中也充斥着浓重的鱼腥味,据眼前这个姓谢的中年男子称,他早已脱离了传销组织,这两年都利用捕鱼来养活一家老小,虽不富裕,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据了解,老谢曾于2013年间被好友以投资做“建筑”为由骗至合肥从事传销活动,在这近一年的时间内,他和女儿先后向传销组织头目上交了近50万元,为此,他还将自己原先开的饭店也转让了出去。
“当时对传销一点都不了解,直到遇到你们才知道这是骗人的,但当我去找头目要钱,人也找不到了。”老谢坦言,自己确实曾在2014年被打传办查处过,经教育已意识到传销的危害。
至于为什么还留在合肥,老谢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以前我是干饭店的,生意还不错,每天的营业额都在2000以上,自从加入传销,钱也骗光了,出来的时候跟亲友都说是要去发财,现在混的还不如以前,没脸回去”。
据老谢称,他现在每天靠捕鱼大约能赚200块钱,加上女儿现在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收入足够维持生活。对于他所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员现场与其公司进行了核实,所言属实。
事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像老谢这样的已经幡然醒悟的人现下还有不少,“有做快递员的,在超市打工的,还有站在路边给楼盘发广告单的。”说到为什么不回家,一些人和老谢有着同样的原因,还有一些人则因为自己的传销身份早已在家乡传遍,无颜面对亲友。
而正是因为传销活动的大幅度消减,现在的包河也已成功摘下了“传销重灾区”的帽子,回顾往昔,传销人员的大量聚集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自2012年以来,包河区打传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创建“无传销城区”为目标,以“逐园清理固守到位、精准打击集群震慑、多方查处依法惩戒、宣传攻心借力防控”为主要方法,迎难而上、高压严打、标本兼治,累计开展集中行动76场次,取缔传销窝点16750个,教育遣返传销人员60300余人次,成功清理滨湖新区、望湖城、包河花园等重点区域的传销活动,先后创成无传销社区(村)83个、创建率达98.8%,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保持高度警醒,以及高压态势,对传销活动严密监控、露头就打、绝不姑息手软,努力为擦亮省会城市形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包河区打传办负责人时雨来称。(完颜华杰)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