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淮北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调查研究

07.12.2016  23:04

农村留守妇女,是指因丈夫长期通常指半年以上离家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留居家中的农村已婚妇女。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共同承担的家庭全部的生产劳动和抚养、赡养的责任,体力和精神上都承担很大的压力。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生产机械化的程度不断提升,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不断减轻,闲暇时光逐渐增多,生活也日渐富裕,她们逐渐并且是非常愿意的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生活。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文化与留守妇女的相互影响,研究如何引导好留守妇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并利用传统文化增收致富、丰富精神生活。

一、 淮北地区传统文化及当前农村留守妇女状况

    1、淮北丰富的传统文化。 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淮北拥有相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1960年建市以后,随着淮北煤矿的大规模开发,祖国各地以及周边地区的人口涌入,邻地文化的渗透,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荟萃了各地方文化的精华,使得淮北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多姿,斑斓多彩。为淮北城乡人民熟知的曲艺类文化有淮北梆子、泗州戏、淮北大鼓、腰鼓、丝弦、唢呐、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大头娃娃、打花棍等,手工类传统文化有剪纸、编织、绣花、泥塑、纺织画等。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一部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例如杜集区,通过不断推动腰鼓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村村都有腰鼓队、家家都有腰鼓队员、人人强身健体”这种规模大、群众参与广的喜人场景,使杜集腰鼓文化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烈山区的洪庄文化艺术公司,通过对编织、剪纸、泥塑等技艺挖掘整理,创新发展,为当地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是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在时光中被人们淡忘,逐渐遗失,例如前些年,每逢传统节日、庙会等节庆日子,乡镇街头总会有舞狮、踩高跷、滑旱船等民俗活动,为城乡居民带去欢乐,但是现在却很少能再见到这些热闹的民俗文化活动。

    2、淮北地区留守妇女现状。 淮北市有留守妇女约20万人,主要在濉溪县、杜集区、烈山区,涉农较多的县区,其中以濉溪县居多。由于这些年农村经济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如今的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与以前都发生了变化。 一是留守妇女的 劳动强度较有所减轻,空闲时间有所增加。 笔者通过问卷、访谈发现,目前,淮北市农村留守妇女承担着农村生产的主要重任。由于近年来,农村生产机械化步伐加快,播种、收割、喷撒农药、锄草等农活已经由传统的单纯人力逐渐转变为机械化,这就使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较以前有所减轻。尽管留守妇女们还要承担家务、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事务,但是总体来说,她们的生活压力有所减轻,空闲时间有所增加。 二是留守妇女幸福感增强,但内心仍然孤独。 根据笔者《调查问卷》统计,淮北市留守妇女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的合计高达70%。这是因为,一方面,丈夫外出打工给家庭带来很大一部分经济收入,他们依靠打工的收入在农村盖起了楼房,有了存款,经济上的宽裕,生活上的宽松让她们幸福感提升;另一方面,在丈夫务工在外的情况下,留守妇女承担家庭大部分农业劳动,她们的劳动收入成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之一,这就降低了她们对丈夫经济上的依赖性,她们逐渐也必须成为了一家之主,自然的成为了家庭的主导力量,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加。尽管幸福感增强,她们仍需面对的是留守家中一人充当顶梁柱的劳动压力和精神孤寂,很多留守妇女表示她们生活内容简单,内心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她们渴望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排解这种孤独。 三是留守妇女文化生活需求日渐提升,但现实与需求悬殊很大。 在当前淮北留守妇女群体中,有大部分是年轻的女性,她们也曾是农民工大军的一员,但是生育子女以后,子女年幼无人照料,她们被迫留在家中照顾子女。在外地谋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她们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才干,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文化观念都有所改变,会使用新潮的通讯工具和社交软件,对文化生活需求较高,但是农村缺乏文化活动场所,也很少有群体文化活动,这使她们文化生活相当匮乏。

二、传统文化与留守妇女的相互影响

    随着留守妇女空闲时间的增多,生活方式的转变,文化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开始热心传统文化活动,重新学习起鼓乐、戏曲、舞蹈、剪纸、手工编织等传统文化技艺,在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继续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1、传统文化丰富了留守妇女文化生活,有助于乡村和谐。 很多留守妇女在空闲时,一般就是用串门聊天、看电视、打牌、搓麻将来打发,生活比较单调,也容易东家长西家短的滋生矛盾。随着传统文化活动在农村留守妇女生活中的走俏,姊妹、妯娌、婆媳、邻里们在空闲时间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剪纸编织手法、舞蹈动作等,在学习和交流中增加了感情,充实了生活,也改变了过去单调乏味和不健康的娱乐方式。用在文化生活上的精力变多了,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变少了,家庭、邻里关系也和睦了。这方面在淮北市表现最明显的是杜集腰鼓队,腰鼓队的绝大部分成员为留守妇女,通过学腰鼓、打腰鼓、成立腰鼓队,妯娌俩、婆媳俩、姊妹花切磋技艺,同场表演,丰富了精神生活,增进了交流,锻炼了身体。自从成立了腰鼓队后,村里搓麻将、打牌的人越来越少,家庭关系和睦了,人际关系也好了,人的精神状态也改变了。留守妇女以女性自身的优势和妻子、母亲的特殊地位,在家庭中传播着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护了家庭的稳定,进而对农村稳定繁荣做出了贡献。

2、传统文化增加了留守妇女经济收入,有助于增收致富。 一些留守妇女掌握剪纸、手工编织、刺绣、缝制虎头鞋等传统技艺,这些老技艺在现代社会逐渐重新受到青睐,她们通过制作、售卖自己的手工制品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尤其是当地有相关类型的企业引领,能够吸收周边留守妇女进厂务工,在她们自身掌握的编织、剪纸工艺技巧的基础上,加以产品研发和培训,形成有规模的工艺品加工企业,带动留守妇女就业,增加了留守妇女收入。例如烈山区洪庄村成立了洪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邀请中国结、剪纸、竹笔书法等艺术大师加盟,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发展,创造了自己的品牌。公司就近吸收了本村及周围留守妇女进行技术培训,使她们成为技术能手和熟练工人,带动了一大批留守妇女增收致富。

          3、传统文化提升了留守妇女自信,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农村留守妇女在从事腰鼓、舞蹈等传统文化活动时,热情高涨,通过参加婚庆、典礼、大型活动,她们有展露自己才华的机会,让她们发现了自身价值,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和存在感。在手工艺术品的制作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切磋手艺,而且还可以有创新,由此得到心灵的满足和成就感,这些都有助于农村妇女自信心的确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4、留守妇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实社会中异彩纷呈、千姿百态的传统文化,无不是经过了若干年的层层积累、代代相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淮北地区的鼓乐、丝弦、戏曲、舞蹈、剪纸、手工编织等传统文化技艺,也是经过多少代人的继承和发扬从而传承至今的,而妇女在这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淮北的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和家务中从事着传统文化活动,并在邻里、姐妹、妯娌中交流和发展,也让自己的子女耳濡目染的学会了这些传统文化技艺。

三、传统文化在留守妇女生活中发展的局限

1、传统文化技能传承方式多为口传心授,难以发展壮大。 在农村,传统文化技能的传授一般为家庭式,如刺绣、编织、剪纸等手工艺品和戏曲、鼓乐等,一般是母亲传给女儿,或是同村姐妹、妯娌间互相学习。这种学习的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很多精美的技艺无法广泛传播,无法为更多人所学习继承,就难以发展壮大。更有甚者,一些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正日渐消失,因为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商品的价格越来越低,科技含量也日益增强,这些现代化的商品既价格低廉又方便美观,而传统的手工制品耗时费力,样式土气,不为市场所欢迎,农村妇女认为宁愿去商店买衣服、鞋、帽等,而不愿劳神费力自己动手做。这样,绣花、纳鞋等传统手工艺术少有人继续学习,技能传承难以持续。

2、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缺少规模、资金和信息等,难以带来很大经济效益。一是缺少规模, 一般留守妇女在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编织等工作时,时间和地点灵活,没有太大的局限性,可以干完农活以后再做,也可以照顾完孩子以后再做,也可以和邻居们边聊天边做,具有零星、小型的特点。这种工作方式只能给她们换取一些零花钱,要想依靠手工艺品带来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要成规模,或者有合作组织的引领。规模小,产品单一,始终无法占据市场一隅,成不了气候,也无法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缺乏资金。 一些有外地务工经历的留守妇女,眼界比较开阔,有利用传统文化创业的想法和愿望,也有一定的管理和销售经验,但是由于缺少创业资金,不得不原地止步。淮北市妇联近年来在推动支持妇女创业的小额贴息贷款,对妇女创业起到了一定引领效果,但是由于有一定的门槛,而且资金量较少,难以发挥很大作用 。三是市场信息不流通。 农村地区交通、信息闭塞,导致她们在制作、销售手工艺品过程中,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不能准确把握产品的供给、价格信息、销路等,从而影响产品销售,并且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不会使用网络工具,没有向市场广泛推介产品的渠道,无法让市场了解她们手工艺品的精美,更无法打通广泛的销路,让自己的手工艺品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些都进而影响她们的经济收入。

3、传统文化活动缺乏引领,难以散发活力。 舞蹈、弦乐、戏曲等传统文化活动,本该在节庆日子热闹演出,集体活动,通过这种文化活动来维系社会人际关系,丰富精神生活。但是当前,随着传统节庆氛围的淡化,人们不再如以往一样在节日时期,组织节庆文化活动,敲锣打鼓,欢歌热舞。没有人或组织来引领,文化活动难以散发应有的活力。

四、传统文化与留守妇女生活相互发挥积极作用的建议

为使淮北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丰富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的同时,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又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 开展 传统文化技艺培训。 文化、妇联、人社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借助“农民素质培养工程”、“阳光工程”等项目,将剪纸、手工编织、刺绣等传统文化技能培训纳入其中,加强对留守妇女的传统文化技能系统培训。要丰富培训方式,除了讲课,还要通过实际操作、实地演示、现场指导、经验交流等方式,让农村留守妇女一看就懂,一做就会,激起留守妇女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和文化创业的热情,增强她们以此增收致富的信心。农闲时期,邀请理论扎实、技艺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开办鼓乐、丝弦、戏曲、舞蹈等方面的讲座、兴趣小组等,将培训课程开到农家庭院中去,使传统文化重新活跃在田间地头,使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承。

2、强化帮扶措施,引导留守妇女文化创业增收致富。一是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省妇女创业扶持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好项目资金的“撬动”作用,为留守妇女居家创业提供更多更大支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吸引企业、学术团体等民间资金投资传统文化,并逐渐使传统文化产品成为产业,提高资金投资回报率。 二是借力新媒体平台。 顺应“互联网+”的新趋势,组织留守妇女开展电商、微商培训,让留守妇女掌握网上开店、微信开店的方法,通过网络、微信平台推介自己制作的精美的剪纸、精巧的手工棉服、精妙的编织作品,让这些承载着浓郁淮北传统文化气息的作品走上互联网,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让更多的消费者发现它们,喜爱它们,刺激购买需求,拓展销售渠道,为留守妇女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发展合作经济。 引导留守妇女转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观念和模式,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加快发展留守妇女手工艺品协会和农村妇女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妇联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提高农村留守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架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使留守妇女在传统手工制品的产加销各个环节得到更多实惠。

3、加强组织引导,让传统文化丰富留守妇女生活。一是打造传统文化活动阵地。 整合乡镇各部门文化资源和力量,在原乡镇文化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建立乡村文化站,并积极倡导企业或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文化事业,提高文化服务的水平。建立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发挥妇女之家作用,让农村留守妇女在闲暇的时候有一个学习交流传统文化的阵地。 二是 组建传统文化爱好者团队。 利用好泗州戏、杜集腰鼓、濉溪唢呐、丝弦等具有淮北特色的地方艺术形式,积极调动、发挥留守妇女文艺骨干的作用,组建泗州戏团、腰鼓队、民乐团、舞蹈队等农村留守妇女文艺队伍,让她们了解自身优势和长处,鼓励她们发现、认可自己的才干,激发她们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兴趣和意愿。 三是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在传统的节日和农闲时节,定期开展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文化生活,改变过去单调乏味和不健康的闲暇娱乐方式,融洽邻里关系,形成互学、互助、知荣明耻,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也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赶集、庙会、唱戏等人员相对集中的机会,为农民演出,服务村民,促进乡村文明、共建和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