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红色文化 演抗战故事

15.08.2015  03:44

  “竹板一打吧啦吧啦响,把一段革命的故事讲一讲,讲的是《罗炳辉司令赔衣裳》……

  “新四军来到半塔街,打得鬼子真惨败,反动派不敢把头抬,根据地天天扩大起来……

  8月12日,当记者来到革命老区来安县半塔镇文化站的时候,站长王祖道正带着镇里的文艺骨干排练节目,准备即将举办的红色文艺晚会。

  快板《罗炳辉赔衣裳》、歌曲《新四军来到半塔街》、配乐诗朗诵《烽火再现》,一个个精彩的红色节目不仅是王祖道整理创作的,有的还由他亲自表演。 “半塔红色文化底蕴深、群众基础好,我有责任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王祖道说。

  深耕红色沃土10多年,53岁的文化站长王祖道俨然是“明星”。在半塔,只要提起王祖道,大伙都竖起大拇指。面对称赞,王祖道直摇头:“我只是一名红色文艺轻骑兵!

  王祖道1984年起在来安县南部原广大乡文化站工作,1995年3月到半塔镇任文化站长。初到半塔时,人生地不熟。第二年,他接来家小,“半塔是个红色文化富矿,丢弃了太可惜! ”他说。

  半塔镇的红色文化灿若星辰。抗日战争时期,半塔是皖东重要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是新四军第五支队在津浦路东的后方所在地。刘少奇、张云逸、罗炳辉、徐海东、方毅、张劲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许多新四军浴血奋战及军民心连心一家亲的故事。

  王祖道遍访老革命、老艺人和战争亲历者,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化碎片。每到一地,他通过手记、录音、录像等方式把寻访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回去以后,再查阅相关资料,理清脉络,把文化碎片、段落串补起来。他先后整理出《新四军来到半塔街》等20首泛黄的手写革命歌曲谱词。他一边整理,一边紧锣密鼓地组织排演,一忙起来甚至顾不了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塔镇的红色文化瑰宝在他和老区文艺爱好者的努力下,重新发出闪亮的光芒。他们排演的《少奇同志到我家》淮调表演唱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刘少奇同志与半塔人民的鱼水深情,1996年王光美到半塔看到节目时,感动地落了泪。

  老区文化在传承中得到创新。王祖道将94岁老党员吴佩钦讲的“罗炳辉赔衣裳”的亲身经历编成了小快板,把当年新四军浴血奋战的场景制作成配乐诗朗诵《烽火再现》……他还将时代元素融入到创作中,编排了山东快书《新农村好》、宣传新型合作医疗的小品《兑现》、赞扬民生工程的数来宝《俏婆娘夸民生》等作品近30件。

  王祖道对老区文化深厚的感情感染了当地文艺爱好者,陆续有100多人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他们成立了“红色文化艺术团”。有了一支像样的文艺队伍,王祖道拾起了当年“战场文艺轻骑兵”的接力棒,到学校、医院、敬老院、村庄送演节目,每年仅在半塔就演出30场以上。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起来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常年欢歌笑语。流失的半塔抗战革命歌曲许多人张口就唱,每年夏天纳凉季,不用请“外援”,老区群众自个儿就能拿出二三十个节目,举办一场像样的晚会。

  随着红色文化升温,当地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情也日益浓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人自发到皖东烈士陵园扫墓,不少学校还与驻滁部队在长期共建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