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热传“低钠盐是送命盐” 专家:普通人无碍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因为吃低钠盐,导致急诊的高钾血症患者大幅增加?近日,微信朋友圈里,一条内容为“低钠盐就是送命盐”的信息热传,引起不少人关注。昨日,记者从合肥市多家医院的肾内科了解到,目前还没有收治因为食用低钠盐引发高钾血症的病例,普通人食用低钠盐对身体并没有危害,然而,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食用确实有可能危及生命。
网传“低钠盐送命”
昨天一大早,60多岁的江大妈和老伴儿来到省中医院,准备挂几个专家号。在网上看到一条“低钠盐就是送命盐”的信息,让吃了两年多低钠盐的江大妈老两口很担心,怕因此影响了身体,索性到医院来查个清楚。
信息是这么描述低钠盐的:“最近急诊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的低钠盐,因为低钠盐比普通盐贵,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我们肾脏科医生,天天讲,就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恐怕一般的医生也不知道,或者也没有注意,只有肾脏科医生特别重视。我是觉得这个要转的!确实息息相关。”
正常人不怕低钠盐
昨天,记者向合肥市多家医院的肾内科求证,他们均表示,“低钠盐就是送命盐”的说法太片面,目前还没有收治相关病例。
“我们平时所吃的盐是氯化钠盐,而低钠盐是以碘盐为基础,降低钠离子的含量,加入人体所需要的钾离子,以此来平衡人体内钠和钾的含量。”安徽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胡顺金介绍:钠和钾都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可以让人体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同的是,钠会令血压增高,引发心血管疾病,而钾则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功效。
听上去,“减钠添钾”的低钠盐似乎好处多多,为何还会被人称为“送命盐”?胡顺金说,这是因为“不听话”的肾脏在“捣乱”,“正常情况下,钾摄入得多排得也多,所以正常人吃低钠盐没有问题,但是肾功能异常者就不一样了。”肾脏承担着排泄钾的主要任务,一旦发生“故障”,调节血钾的“效率”会变慢,令过量的钾在体内滞留,造成高钾血症,导致电解质紊乱甚至是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对肾功能异常者来说,高钾的低钠盐确实相当于送命盐,不能吃。老人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引起肾小管病变,也不适合吃低钠盐。”胡顺金提醒道。另外,大多数水果中都含有钾,肾功能异常者要少吃;部分菜,如:土豆、西红柿、南瓜等也富含钾,可以冷冻、浸泡、弃去汤汁,减少钾含量后再食用。
每天吃一牙膏盖的盐就足够了
既然食用低钠盐对正常人没有影响,是否意味着可以“放开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医生建议,除非有特别需要者,否则尽量不要吃低钠盐。
“低钠盐并非像它标榜的那样是‘健康盐’,人人都适合吃。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无法控制体内钠含量的心衰患者、重口味的高血压患者吃低钠盐,其他正常人不用吃低钠盐,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咨询医生。”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小玲介绍道。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就算身体健康也不适合高钾摄入,也不能吃低钠盐。
无论是普通的氯化钠盐还是低钠盐,都不能“放开吃”。“安徽人重口味,平均每天的盐摄入量在8~10克左右,皖南地区甚至达到12克,这对健康是肯定不利的。要想控制钠含量的摄入,稳定血压,一定要少吃盐,尤其要少吃腌制品。按照国际标准,每天摄入盐总量不能超过6克。”张小玲提醒道。
家里若是没有量勺,怎么知道6克是多少?两位专家都说,可以利用牙膏盖,“牙膏盖的顶端,正好是6克盐的容量,每天用它盛一盖的盐足够了。”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王靓 孙承伟 鲁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