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缺菜”的进城之旅
小青菜、韭菜、苋菜、空心菜……这些叶类蔬菜已成为夏季市民餐桌上的最爱。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每年夏季,因天气晴热,蔬菜供应进入“伏缺期”,产量、供应量减少,菜价一般会上扬。然而,今年合肥市民却发现“伏缺菜”不缺了,蔬菜价格基本平稳。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菜农、蔬菜批发市场和菜贩,从田间地头到菜场摊点,探访“伏缺菜”的产销情况。
基地多了,大棚菜产量高
8月16日上午,风雨交加,包河区大圩镇的蔬菜大棚里,几台水泵开足马力往外排水。镇农办的工作人员颜家俊告诉记者,大圩镇农业种植面积包括“四个万亩”:万亩葡萄、万亩蔬菜、万亩森林、万亩莲藕。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超过8000多亩,主要品种有白菜、瓠子、辣椒,年产量达4万吨。设施农业受季节影响较小,产量稳定,整个伏缺期大约能提供两至三茬叶类蔬菜。大圩镇蔬菜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人均收入约六七万元。
由于刚下过一场暴雨,不少蔬菜大棚都进了水。蔬菜种植大户张玉荣和朱景云拉着记者去参观自家的大棚。 “没想到一场大雨,把我家大棚的小白菜都淹了,有的刚出苗,有的才尺把长,如果水排得不及时,这些青菜就可能要烂在地里了。但愿不会再下大雨,积水能及时排出,不然只能改种下一茬。 ”张玉荣焦急地对记者说。
“这个大棚有5分地,菜正好上市,因为下雨,只能请几个亲戚一起帮忙,赶着水淹前把小白菜抢收出来。 ”拿着弧形割刀的雷天胡话不多,转眼又埋头干活去了。
朱景云告诉记者:“这样一个大棚的小白菜能收到近1500公斤,大都销往合肥市场。 ”
“今年夏天高温,青菜怕晒,大棚顶上还必须铺上黑色的遮阳网,这样青菜才不发黄。但大棚里温度更高了,进棚采摘蔬菜比户外建筑工地还要热。如果是规模化种植大户,用工更是困难,这些都提高了生产成本。 ”张玉荣在一旁补充道。
临近中午,蔬菜种植户卞士淳收获了6筐小白菜,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一筐菜估计有10公斤,青菜品相好,没有黄叶,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以前天气炎热,小白菜每斤只卖1元,今天被水淹后肯定会减产,估计每斤能卖到2块多。 ”
卞士淳的老家在霍邱县,10年前一直在上海打工,后经亲戚介绍,夫妻俩来到大圩镇种菜。他告诉记者:“在大圩种菜的霍邱人有200多,大约承包了700亩地,一千多个大棚。我和妻子种了有8亩地16个大棚。 ”
颜家俊告诉记者,仅仅这700亩大棚,伏缺期就能供应市场20吨小白菜。
合肥市农委菜篮子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7月底,合肥市在田蔬菜面积123万亩,累计产量152万吨,伏缺期调度伏缺菜(叶类菜)生产2.4万亩。除了大力发展本地蔬菜产业,为了保障省会市民菜篮子,合肥市还连续多年支持合肥经济圈供肥蔬菜基地合作共建项目。今年合肥市与颍上、舒城、霍山、金寨、霍邱、寿县、桐城市、定远、岳西等9个县(市)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计划投入800万元奖补资金,合作共建19个项目基地,其中设施蔬菜2628亩,露地蔬菜580亩,预计供肥蔬菜数量为16万吨。蔬菜的供应量充足了,合肥市民的菜篮子就有保障了。 ”
流通畅了,伏缺菜供应足
8月17日早7点,在合肥市南园新村菜市场,居民秦西芳正在买菜。 “夏天我喜欢买瓜类蔬菜,像冬瓜、南瓜、丝瓜、黄瓜等,当然也会买一些时令菜,如茄子、辣椒、豆角等。 ”
记者问他目前菜价怎样?他笑着说:“因为天气炎热,新鲜蔬菜难保存,价格略有上涨也能接受。而且,现在什么菜都能买得到,想吃啥就买啥,居民买菜也很方便。 ”
“小白菜、苋菜等涨价多一些,四季豆、芹菜等也比以前贵了一点,但今年的菜价总体上还行。 ”秦大爷一边挑菜,一边和摊主还价。 “我偶尔也去附近大的菜市场看看,那里蔬菜品种多、菜也很新鲜。 ”秦大爷补充说。
南园新村菜市场规模不大,只有三四家菜摊。在这里卖菜10多年的王超夫妇,每天晚上到周谷堆批发市场进货,早上6点多就到小区菜市卖菜。王超卖的蔬菜至少有50种,居民想买什么蔬菜,基本上都能在他这里买到。“蔬菜供应没问题,现在菜价变化也不大,叶类蔬菜稍微涨了一点价。我们卖菜一般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居民购菜很方便。 ”
8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市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看到蔬菜交易中心停着很多运菜的大型货车。在安徽源海农产品商贸公司店面前,记者看到工人正在搬运从山东苍山县刚运来的茄子。 “上午10点多,早已过了蔬菜交易高峰期。一般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和凌晨六点之前,才是蔬菜大量交易的时候。 ”该公司老板张飞告诉记者,他公司销售的伏缺期蔬菜品种有60种左右,夏季每天交易量大约150吨。
“我在内蒙、河北、湖北等地都有自己的蔬菜生产基地。只要合肥地产蔬菜一下市,我就从外地把反季节蔬菜调运过来,这样合肥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蔬菜。 ”张飞笑着对记者说。
价格稳了,“菜篮子”品种多
早在10多年前,合肥市为解决市民夏季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在合肥周边县区建设蔬菜种植基地,着力解决夏季“伏缺菜”供应不足、菜价上涨问题。
为应对伏缺、保证蔬菜供应,合肥市农委及早谋划,及时了解全市蔬菜基地以及调度合作共建基地情况,落实种植计划,保证蔬菜供应充足。伏缺期本地蔬菜主要为叶类蔬菜、水生蔬菜及瓜果类,而合作共建基地的辣椒、高山茭白、毛豆、豇豆、百合、生姜等也大大丰富了菜篮子品种。
目前,合肥经济圈供肥蔬菜基地项目已由最初的2个县拓展到霍邱县、寿县、金寨县等9县(市),既丰富了菜篮子,也稳定了菜价,同时促进了周边项目所在地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增进了合肥市与周边城市农业交流。为加强蔬菜基地质量安全管理,各共建县还把合作共建蔬菜基地列入重点监测管理,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控制。
记者从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了解到,虽然入伏以来,因降雨和高温天气交替,尤其前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合肥市地产菜产量有所下降、供应量有所减少,但由于流通渠道畅通,从外地调运的蔬菜品种齐全、供应充足,保证了市民伏缺季节不缺菜吃。
“周谷堆的蔬菜来自兰州、西安、宁夏、辽宁等近20个省份,像娃娃菜、西蓝花、芹菜、西红柿等蔬菜大多是外地运来的。目前,外地伏缺菜进入合肥市场,交易量上涨,茎叶类和茄果类蔬菜价格略有上涨。 ”市场信息员王萍告诉记者,如今物流业发达,除了叶类蔬菜保质期短、损耗大,不适合长途调运以外;合肥本地缺什么菜都可以从外地直接调过来,大大丰富了合肥市民的菜篮子。
据统计,仅7月份,周谷堆蔬菜交易量达16.9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10.8%。 7月份,周谷堆批发市场蔬菜均价为3.61元,去年同期为3.51元,涨幅仅0.8%,菜价较为平稳。
( 来源: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