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 走上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绿色之路

15.12.2014  02:43
      过去,为了支援国家建设,祖辈砍倒一片森林;
      现在,为了国家生态文明,我们偿还一片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伊春市作为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主体,抢抓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机遇,伊春市上下高举生态文明旗帜,累积式推进中国最好的生态功能区建设,通过大力推进森林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创新,顺利度过了全面停止森林主伐、全面停止森林商业性采伐的阵痛期,由单一保护生态向多元化释放生态转变的林业经营方式正在形成,林木年净增长量达到700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提高到86.9%。如今,这片“祖母绿”,在我国的北疆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绿色天然屏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林区人的力量,逐渐趟出了一条国有林区在保护中发展之路。
      在生态保护中,伊春市紧紧抓住《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及二期“天保工程”实施的重要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加速建设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健康幸福新伊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在具体实施中,伊春市坚持从“管、抚、退、造、移、治、防”七个方面系统化推进。
      “管”就是“坚持不懈抓严管”。不折不扣落实严管资源各项措施,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对涉林涉木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惩不贷。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的管护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竞拍、联户经营等方式,逐步建立以大户能人和公司为依托的管护、抚育、造林、防火、林下经营一体化模式,加速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责权利三统一。
      “抚”就是“精细化抚育森林”。割断抚育与出材的利益链条,建立新型抚育机制。坚持育林为主,科学控制抚育强度与间隔期,促进现有次生林生长。坚持上层抚育与林下更新有机结合,加大针阔叶大苗人工补植力度,促进树种结构优化。坚持生态、经济效益并重,促进林分结构优化,加快第二代阔叶红松林的建成。
      “退”就是“加速退耕还林还湿”。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条例》,依法将农林交错地区行政管理权与资源管理权统一起来,重点抓好北部地区退耕还林,逐步收回被蚕食的林地,守住林地红线,出台了湿地保护办法,强化湿地保护。
      “造”就是“实施造林攻坚战”。深入开展“大造林”行动,积极调整森林更新方式,不断加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比重和速生丰产林、针阔混交林造林比重,全面强化造林质量管理和苗圃基地建设。累计更新造林有效保存面积279.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2万亩,退耕还林100.8万亩,苗圃育苗能力突破2亿株,全民义务植树357万株。
      “移”就是“稳妥推进生态移民”。兼顾下山安居与上山就业“两个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移民扶持政策,稳妥推进移民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撤并55个林场(所)的阶段性目标,生态移民1.3万户3万人。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创造的“西岭模式”得到了中央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伊春市还在全市推广了以生物质半汽化炉、生物质燃气为主的烧柴改革,改变了林区多年沿袭的“以木举炊取暖”生活方式,年减少木材消耗100万立方米以上。
      “治”就是“统筹治理江河水系”。强化黑龙江、汤旺河、伊春河、呼兰河源头保护和沿江沿河生态防护带建设,整体提升对大江大河的水源补给能力。加快实施污水和垃圾处理“打捆”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彻底改善各区局排污问题,促进流域水质整体改善。
      “防”就是“强化森林生态系统防控”。在防伐方面,严控采伐源头,严厉查处超采案件;严密运输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木材销售,在木材竞价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伊春林木产品交易市场”,实现了木材交易由季节向全年,由传统向电子商务转变。在防垦方面,开展了针对乱开地、乱挖鱼塘、乱建房为主的“三乱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整理了林地秩序。在防火方面,坚持“预防第一”的原则,切实加强了森林防火能力建设,出台并严格落实了《进一步加强森防工作的决定》,建立了大风天封山戒严日制度和三级联动预警响应机制,组建了伊春市森林消防支队,并在新青、美溪、汤旺河、红星等林业局实施了“天眼工程”试点,探索了对火情实行数字可视化监控、灭火实施场景式实时指挥,加强防范和第一时间扑救能力,保证重点火险期打的早、兵力足、专业化的第一时间扑救需要。
      伊春市是一座因林而建、因林而兴、因林而衰、因林而转的城市,也必将因林而崛起。如今,伊春市委市政府正团结带领伊春市人民,高扬三次创业旗帜,加快转型跨越步伐,按照“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要求,加速构建“3+X”产业体系,使伊春市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逐步走上了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绿色崛起之路,一个美丽富庶、文明和谐、健康幸福新伊春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