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太和县制药企业是如何打败葛兰素史克公司的?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17日讯(记者:任荣荣) 以往,我国大陆抗艾滋病毒药物市场被国外制药企业长期垄断。而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横空出世,不仅打破了这种垄断,而且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抗病毒药物的历史。一家从太和县城走出来的企业是如何做到这些的?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公司董事长王志邦给我们讲讲他“打官司打出市场来”的故事。
11月10号,在我准备起身去智利参与当地政府抗艾药物招标的时候,接到了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任荣荣的采访要求,希望我讲讲贝克发展的故事。是啊,贝克的发展,确实算是安徽甚至全国制药企业中的一个另类吧。
“前几天,北京第一场雪的时候,我参加一个艾滋病(治疗)研讨会,我就说,有贝克在,国外药抬不了价,国内药涨不了价。从我们第一款药上市,国外的药就在掉价。我说,贝克就是为世界的艾滋病而生的。”
我国抗艾药物长期依赖国外高价进口药,一些国外的医药公司,为了能持续获得高利,就通过各种方法延长过期专利药的市场垄断时间。贝克公司生产的同类新药要想获批上市,就必须要先证明对方的专利已经失效了。
“因为你这个产品要批下来,势必每年要减少它几十亿的收入。贝克公司是在和国外垄断企业无数次的专利诉讼和知识产权无效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记者采访贝克老总王志邦贝克第一款抗艾药物上市前,就先跟国际最大的药剂制造集团——葛兰素史克公司打了一场官司。
“葛兰素他是个很大的企业啊,当时我们的企业规模应该跟他没法比吧?当时我们企业的销售也就两个多亿,葛兰素09年是1140多亿的英镑。没法比。当时我们律师就两个人,他们一个律师团二十多个人,那一开庭,都是他们的人。像他们这样的大企业,都会做出N个计划,最好到什么程度,最坏到什么程度,次坏到什么程度。我们就是大刀长矛往上冲,哪怕自己牺牲了,也要砍他两刀。这就什么呢,他们往往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哪怕他能拖你,拼命的纠缠,这个月没审完,下个月再审,他拖一年,就占一年的市场,当时他乙肝在中国在中国销售就接近40亿了,乙肝价格是我们的一倍,艾滋病10个亿,这10亿如果用我们的产品,只要一个亿。
我们打得很艰苦,因为国外的书店、机构肯定不配合,我们当时三个律师,到大英博物馆去取这个资料。它是一个会议记录,就是你这个专利,在你的国家已经在公开会议上发表了,你发表了,你就不能在另外一个国家在申请专利了,就是你从发表的那一天起,就是社会公知的东西了,你不能拿这个东西去垄断,再去阻碍别的企业生产。但是这些大企业,在他们国内的关系就是一个电话,一个涵的问题,就是这个资料怎么都借不出来。我们当时想的就是我们找我们国外的客户,你找外国人办事,你要说实话,我们当时就是说要打官司,国外的客户就是说NO,那不行。”
贝克老总王志邦
[1] [2] [3] 下一页 [ 编辑: 江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