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国有企业大规模重组的四条途径

24.03.2015  19:20

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锦

国企改革基本到位后,目前由国资委监管的112户央企可能在5到7年会被重组为30户至50户左右。此外,还有一些未列入国资委监管的国有控股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企业以及铁路、文化、农业企业等,这样估算广义央企总计约百家左右。当然这种格局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大约需要5年至10年的时间实现。具体路径,可以作如下设计:
  第一条路径是采取“合并同类”,瘦身重组。这是把相关央企中非主业资产剥离出来,而后以同类产业相合,形成新的独立企业。国资委可考虑设立若干家投资型控股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能源、冶金、钢铁、医药、电信、军工、交通、汽车、电子、技术装备、粮油、房地产、日用消费品和投资等诸多领域,把被剥离后找不到婆家的企业划入。
  如此,国资委就不直接管理这些企业,由控股公司决定。“虚胖”的央企将面临一轮大“瘦身”。有些公益性央企包含了市场竞争性,有些市场竞争性央企又包含了公益性,相互穿插的国企要分拆、移交;同时,有些央企要交由各个省国资委管理;有些小央企将交由大央企管理,由一级公司降为二级公司。
  从集团企业的实际情况看,结构调整的空间相当大,任务也相当重。这是由于在集团成长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注重规模成长忽视结构优化的问题。集团形成过程中既有行政“撮合”的因素,也有市场选择的结果,形成了我国企业集团的畸形结构。
  第二条路径是采取“关停并转”,以强并弱。2015年国资委将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对低效无效、长期亏损、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不良资产,要果断进行“关停并转”。重组整合内部资源,清理不必要的参股公司和壳公司。按照国资委下发文件的要求,低效无效资产处置这项工作要求三年内完成,其实去年到今年很多央企都处于梳理资产、制订方案、研究方案阶段,那些迫于业绩压力的央企会提前开始处置,大部分央企2015年将迎来这项工作的井喷期。
  第三条路径是采取“混合所有制”,面向市场,公开出售国有资产。列出负面清单,有几类不能进的,例如: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包括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如战略储备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等行业和关键领域;真正的“自然垄断性行业”,即具有长期规模经济的行业;不以赢利最大化为目标、旨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中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点骨干企业。这几条“底线”需要守住,发挥国有经济在其中的控制作用(当然,未必独资,可以采取各种控股方式)。

除此之外,则逐步退出或进行重组。路径是:第一条,开放“管理服务外包”;第二条,开放“特许经营权”;第三条,开放“新建项目产权”;第四条,开放“垄断企业存量格局”,让民营资本“参股”或“控股”。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定的方式进行公开转让。购买主体可以是国有法人或非国有法人和自然人,既包括内资,也允许外资介入。上述四条路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地使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
  第四条路径是企业集团内部的纵向集结。纵向联合方式目前主要在两个层面进行:一是类似于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上市公司的整合,二是央企某个行业上下游的整合。许多大型央企在原有业务重叠、多级法人体制的低效率弊端下,又增添严重的主业重叠和关联交易,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相冲突。因此,集团内部的整合成为“做强做大”的必要前提。目前央企中上市的企业多是集团公司下的子公司、孙公司。在上市之初,不少央企将精华部分包装独立上市,但随着“做强做大”需求,一家央企集团下存在多个上市公司的现状,破坏了央企战略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对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进行收购合并。这种方式主要发生在高能耗、高污染的有色金属行业。比如,中国铝业收购铝锭生产企业焦作万方、兰州铝业及旗下的氧化铝企业山东铝业等。
  第五条路径是合资重组和跨国并购。随着“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企业境外投资新政的实行,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机遇和并购效率都将大幅提高。国有企业重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是要加大合资重组的力度,推动有条件的大企业跨国并购,真正实现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中国企业去年进行海外并购的规模超过600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中海油出资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开采企业Nexen以及双汇斥资47亿美元收购美国肉制品生产商是其中两宗规模较大的并购。中国企业2014年海外并购强劲,食品、能源和私募股权领衔。这个势头在今年已经越来越猛。新常态下,中国要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大企业和金融作为两大支撑,坐标变了,视野也要变。央企整合是大企业时代的形势所趋。兼并重组是大企业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在世界范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http://epaper.zqcn.com.cn/news-2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