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带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15.11.2016  02:09

 

日前,《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有哪些亮点?为什么选择在这一时间节点出台?记者就此专访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做强茶产业面临哪些难得的机遇?

答: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城乡居民人均茶叶年消费量1.3公斤,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一大天然健康饮品。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茶叶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水平提高,需求量将快速增加。研究表明,到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年均增长6.4%。按此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将达到1.7公斤。

二是提升茶产业竞争力的需要。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优势出口农产品之一。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进口农产品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技术壁垒。这意味着茶叶等农产品进入真正的国际化竞争时代,必须加快推进茶叶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提升品质,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是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的需要。茶产业多分布在南方山区,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集中产区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50%以上。实现农村的小康和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大别山、武陵山、乌蒙山、滇西边境山区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需要大力发展茶产业,带动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四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茶叶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产品之一,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国际经济深度融合,我国正加快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茶叶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内涵,通过培育大企业、大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传播中华文化,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问:今后一个时期,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答:在思路上,重点是强化“一个理念”、聚焦“三个重点”、突出“三大任务”。“一个理念”,就是树立发展新理念。“三个重点”,就是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三大任务”,就是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在目标上,就是“一稳定、两翻番、三提高”。一稳定是指稳定茶园面积,划定优势区、发展最宜区,到202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左右。两翻番是指实现茶叶总产值和出口额翻番,到2020年,干毛茶产值达到30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茶叶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比2015年翻一番。三提高是指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比达70%以上,培育5个销售额超50亿元的茶叶集团、20个销售额超20亿元的茶叶集团,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超大茶叶集团。

问:做强茶产业,农业部将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答:围绕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和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措施落实: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茶叶生产最宜区,重点是坚持适区适种、划定最宜区;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茶业科技水平,重点是加快育种创新、推动集成创新、推进机制创新;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效益,重点是加快标准制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茶园资源利用率;四是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茶产业竞争力,重点是建设原料基地、建设加工基地、培育大企业集团;五是创响茶业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重点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壮大茶叶企业品牌、强力推介茶叶品牌;六是加强市场建设,构建茶叶流通格局,重点是健全市场体系、发展新型业态、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华茶文化;七是加强指导服务,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重点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信息引导和加强指导服务。

问:要真正实现从“茶叶大国”到“茶叶强国”的转型,提升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除了生产环节上的保障,也离不开市场流通环节的提升,在这些方面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

答:重点是大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茶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在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等方面向优势企业倾斜。

日前,《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有哪些亮点?为什么选择在这一时间节点出台?记者就此专访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做强茶产业面临哪些难得的机遇?

答: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城乡居民人均茶叶年消费量1.3公斤,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一大天然健康饮品。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茶叶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水平提高,需求量将快速增加。研究表明,到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年均增长6.4%。按此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将达到1.7公斤。

二是提升茶产业竞争力的需要。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优势出口农产品之一。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进口农产品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技术壁垒。这意味着茶叶等农产品进入真正的国际化竞争时代,必须加快推进茶叶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提升品质,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三是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的需要。茶产业多分布在南方山区,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集中产区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50%以上。实现农村的小康和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大别山、武陵山、乌蒙山、滇西边境山区等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需要大力发展茶产业,带动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四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茶叶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产品之一,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国际经济深度融合,我国正加快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茶叶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内涵,通过培育大企业、大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传播中华文化,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问:今后一个时期,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答:在思路上,重点是强化“一个理念”、聚焦“三个重点”、突出“三大任务”。“一个理念”,就是树立发展新理念。“三个重点”,就是布局优化、品质提升、产业融合。“三大任务”,就是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在目标上,就是“一稳定、两翻番、三提高”。一稳定是指稳定茶园面积,划定优势区、发展最宜区,到202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左右。两翻番是指实现茶叶总产值和出口额翻番,到2020年,干毛茶产值达到30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茶叶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比2015年翻一番。三提高是指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比达70%以上,培育5个销售额超50亿元的茶叶集团、20个销售额超20亿元的茶叶集团,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超大茶叶集团。

问:做强茶产业,农业部将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答:围绕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和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措施落实: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茶叶生产最宜区,重点是坚持适区适种、划定最宜区;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提升茶业科技水平,重点是加快育种创新、推动集成创新、推进机制创新;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效益,重点是加快标准制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茶园资源利用率;四是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茶产业竞争力,重点是建设原料基地、建设加工基地、培育大企业集团;五是创响茶业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重点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壮大茶叶企业品牌、强力推介茶叶品牌;六是加强市场建设,构建茶叶流通格局,重点是健全市场体系、发展新型业态、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华茶文化;七是加强指导服务,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重点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信息引导和加强指导服务。

问:要真正实现从“茶叶大国”到“茶叶强国”的转型,提升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除了生产环节上的保障,也离不开市场流通环节的提升,在这些方面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

答:重点是大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茶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在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等方面向优势企业倾斜。

引导企业在优势区、最宜区建设标准化茶园,支持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原料供应机制,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基地,推进分级包装,减少散装和贴牌等低附加值产品销售。鼓励开发药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新产品。要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支持优势企业整合中小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引导大型茶叶集团、相关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组建茶产业联盟。

通过各种途径,创响中国茶叶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要引导茶叶主产区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支持茶叶生产最宜区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产地环境、生产规程及加工工艺流程等标准,严格规范,保证质量。要鼓励企业作为品牌经营主体,打造公用品牌下的企业品牌。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商标注册,制定企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要通过各种形式强力推介茶叶品牌,特别是要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组织品牌茶产品“走出去”,弘扬中国茶文化,创响中国茶品牌。

问:做强茶产业,国家有哪些扶持政策?答:做强茶产业,主体是企业,但国家也会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持育种创新,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区域性果树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茶树无性系苗木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苗木供应能力。二是支持技术示范,重点是支持果茶园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集成技术的示范,以及果茶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的攻关。三是支持产地加工,重点是支持优势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果茶贮藏保鲜和加工设施。四是推进金融创新,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果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国家将利用现有的种子工程、标准园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资金,加强高标准茶园建设,推进茶叶科技创新,推广绿色高效关键技术,提升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并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鼓励地方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增加茶产业投入,支持茶叶育种创新、老茶园改造、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引导企业在优势区、最宜区建设标准化茶园,支持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原料供应机制,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基地,推进分级包装,减少散装和贴牌等低附加值产品销售。鼓励开发药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新产品。要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支持优势企业整合中小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引导大型茶叶集团、相关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组建茶产业联盟。

通过各种途径,创响中国茶叶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要引导茶叶主产区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支持茶叶生产最宜区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产地环境、生产规程及加工工艺流程等标准,严格规范,保证质量。要鼓励企业作为品牌经营主体,打造公用品牌下的企业品牌。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商标注册,制定企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要通过各种形式强力推介茶叶品牌,特别是要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组织品牌茶产品“走出去”,弘扬中国茶文化,创响中国茶品牌。

问:做强茶产业,国家有哪些扶持政策?答:做强茶产业,主体是企业,但国家也会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持育种创新,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区域性果树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茶树无性系苗木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苗木供应能力。二是支持技术示范,重点是支持果茶园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集成技术的示范,以及果茶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的攻关。三是支持产地加工,重点是支持优势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果茶贮藏保鲜和加工设施。四是推进金融创新,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果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国家将利用现有的种子工程、标准园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资金,加强高标准茶园建设,推进茶叶科技创新,推广绿色高效关键技术,提升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并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鼓励地方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增加茶产业投入,支持茶叶育种创新、老茶园改造、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