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南跑到北 又要从北追到南
○刘明果展示跨区作业证 |
很多人习惯用“抢收”一词来形容收割麦子时的紧迫,这个时节,不仅农民需要将麦子从田中抢出,麦客们也在抢,他们每天需要与不同的经纪人联系,抢到第一手的麦收信息,在高速公路上与其他麦客赛跑,抢到最优秀的客源,而这些,也成了他们的生存之道。
A
一年中大半时间奔跑在路上
由于高速公路对载有农用收割机并办有跨区作业证的货车不收费,国内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造就了他们说走就走的性格,今晚在齐鲁大地上作业,可能第二天中午就到了江淮腹地。
1986年出生的刘明果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了他出行的记录:从每年4月前往广西、广东收割第一季水稻,到夏初中原大地、齐鲁平原上一个个麦收的村庄,再到每年夏天南方收获的第二季水稻,最后前往11月东北黑土地上收获水稻……一个个地名贯穿着中国南北,时间从4月到11月,一年里大部分时间,他们追逐着作物的季节,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反复在高速公路上奔跑。
B
找活是麦客每天的必修课
但是麦客们的奔跑并非毫无目的,他们只在确认有活干之后,才会动身前往,因此,找活,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的跟踪采访只能限于麦收季节的几天时间。在睢宁县城和记者告别时,刘明果笑着告诉记者,其实,几天前在肥西县高刘镇时,当他答应记者跟随他们采访后,兄弟二人却遭到了一行麦客的训斥:“你怎么能让陌生人和我们同行!” 随后,他又如此解释:“如果不是因为你戴着眼镜、拿着相机,我真不敢答应你。”
刘明果解释,其他麦客将记者当成了同行派来的“探子”。因为每个麦客,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户源,如果客户地址被其他麦客知道,就等于砸了自己的生意。
“同行是冤家,如果别的麦客知道哪里有麦子收,一窝蜂涌过去,那么我们可就没生意做了。”刘明果说,干完了老主顾家的活,麦客们还得自己到各地找活干,用他们的话来说这叫“蹭活”,而哪里可以“蹭活”,哪里可以找到人帮助他们“蹭活”,也是麦客们的宝贵信息资源。
C
麦客经纪人是麦客的线人
而帮麦客们在当地“蹭活”,也于麦收时节在各地农村里诞生出了一个古老的职业——麦客经纪人。
刘明果告诉记者,所谓麦客经纪人,便是每个村里为麦客们招揽活计的村民。他们固定和某位麦客联系,告诉他们今年村里的麦子何时适合收割,并提供周围村庄的麦收行情,以方便麦客们在干完该村的活计后,是否能够在邻村找到另一份活,以弥补高速公路上来回奔波带来的成本。接到麦客经纪人的电话,麦客们衡量路途远近和利弊后,才会启程赶到该处收割麦子。事成之后,麦客经纪人也会按照比例抽取5个点到10个点不等的收入作为报酬。尽管刚入行几个月的时间,刘明果的电话里,已经存有50多个麦客经纪人的电话,他们分布在中国北方各大农村,一般都是村里脑子比较活络的“能人”,也有少部分为村干部。
因此,和经纪人搞好关系,成了麦客们另一项必修的功课,他们需要经常打电话和经纪人联系,并和同行的麦客一同辨别他们的信息是否可靠。在麦收时节,如果赶到一个地方,麦客经纪人告诉他们这里已经没有了活计,第二天将意味着没有了收入,油费、一车人的来回颠簸的辛苦,都将付诸东流。
D
收获与奔跑的速度成正比
尽管有了各地经纪人提供的麦收信息,还需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的速度,因为每个经纪人都会有不同的麦客与之联系。谁能第一个赶到,将会占据先机。
刘明果说,他最开心的活计是前往四川收割水稻。天府之国的四川,水稻产量极高,蜀道难,货车在路上坏的多。去年水稻成熟的时候,他幸运地全程无阻在头一批赶到,村民们开出的收割费达到了三百块钱一亩,在四川的那些日子里,他几乎每天的收入都在上万元。从四川回来途经合肥,他和弟弟一人买了一部Iphone4S手机,又为妻子买了一部最新款的Iphone5手机。
但是,并不是每次都会有像四川这样的好收获,为了追逐田间作物的收获,刘氏兄弟大部分时间都和其他麦客一样,在高速公路上相互赛跑。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他们从来不住旅社。装载收割机货车的狭窄驾驶室里,塞满了衣服、被子、帐篷等必备行李外,还塞满了肥皂、洗衣粉、水桶、充电器等生活必需品。因为在追逐的过程中没法停下来生活,这辆小货车成了他和弟弟在半年时间里唯一容身之处。
“车上要数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带得多,麦收时节,沿途的加油站都能接到热水,方便面泡泡就是一顿饭,但大多数时间忙完一天活,累得倒在车上就睡了。”刘明果告诉记者,现在他闻到方便面的气味就想吐,跨越南北的征途中,只要途经淮南附近,都尽量赶回家一趟。他说,现在他很想念母亲做的饭菜。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