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8年军车 从没为私事拐过方向盘
阜阳市颍州区人武部原驾驶员罗文杰
罗文杰,淮北市濉溪县人,1956年9月出生,1976年2月入伍,中共党员,2014年1月30日(除夕)因病去世,年仅58岁。原为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人武部职工,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红旗车驾驶员”,荣立三等功1次。
他是一名在人武部有着38年资历的老驾驶员,尽职尽责从不徇私;他是终日不着家的丈夫,家人求情办事不管用;他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儿子孙女生病他却无法照顾;他又是大家眼里的好“老罗”,多年自掏腰包资助20多名贫困孩子。他就是阜阳市颍州区人武部驾驶员罗文杰。
2014年1月30日,除夕夜,他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死不幸去世,年仅58岁。
孙女高烧,他仍坚守岗位
老罗生前的照片
在阜阳市颍州区人武部,罗文杰工作了38年,是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职工。“老兵要像老兵的样子!”罗文杰常年保持一种习惯:办公事一丝一毫不含糊,对工作一点一滴不马虎,8小时一分一秒不拖欠。
2013年6月,罗文杰执行任务。妻子张桂侠打来电话,说小孙女发高烧,烧到40度,叫他赶紧回家带孙女看病。罗文杰心急如焚,可想来思去,还是没动一下方向盘。直到事情忙完,他才打的匆匆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已经睡着胳膊上还挂着吊水的孙女,罗文杰鼻子一酸,俯下身子,在孙女稚嫩的小脸上轻轻亲吻了一下。
家人求情,他按原则办事
每年征兵,总有人找罗文杰帮忙。儿媳妇的亲侄子体检没过关,满以为找公公说句话,当个兵没问题。罗文杰偏偏不吭声,气得儿媳妇跟“倔老头”红了脸。
“他这个人倔得很,让他做点违反原则的事,想都不要想,就为这,我们家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亲戚朋友。”罗文杰的妻子张桂侠说,2010年,一个老朋友的儿子结婚,想图个便利用一下军车。没想到,老朋友的话一出口,就碰到了罗文杰的“钉子”:“你让我花钱租车都行,用军车想都别想!”朋友看他态度那样坚决,差点没跟他翻脸:“多少年的老交情,这点忙你都不帮,再说单位里的车,用一下就能用坏了?”
创150万公里安全行车纪录
不管多紧急,老罗都要填写派遣单才出车
1996年人武部重归军队建制,罗文杰本可以安排进阜阳市公安局上班,但他主动提出要留在人武部。
一天深夜,罗文杰开车路过家门,同事劝他把车停在家门口,第二天早上再开回单位。“军车入库不入户!”罗文杰坚持把车开回部里,再走回家。罗文杰一心扑在工作上,38年来从没让别人代过一次班,从没为自己和家人用过一次车、拐过一次方向盘。在他的出车档案中,从未有过“酒驾”、“超速”、“闯红灯”等违章记录。
罗文杰常年开车,节俭成了习惯。军分区的后勤助理算了一笔账:罗文杰开车省油,38年节油价值10多万元。按规定洗车费实报实销,但罗文杰一年200块钱洗车费都用不完。
30多年来,罗文杰多次被军分区评为“红旗车驾驶员”,创造了150万公里安全行车、25万公里不用更换刹车片的纪录。
自掏腰包,帮助20多名贫困孩子
老罗的政治理论学习笔记
“老罗对待自己很小气,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对待别人却‘穷大方’,经常几十几百地往外掏。”妻子张桂侠说:“他这人平时抠门儿,心却软,见不得别人有难处。”
单位组织助学、赈灾捐款,罗文杰每次都抢着捐。濉溪的老同学杨振民家里 生活 困难,每年开春都找罗文杰救急,他能帮就帮,帮不了借钱也帮,从不让老同学失望而归。罗文杰去世后,杨振民不知从哪儿打听到消息,风尘仆仆赶来磕头上香,当场哭晕了过去。
从1996年“省军区结对助学”活动开展以来,罗文杰资助的贫困孩子已经有20多名。可直到去世前,老罗每个月的工资也才2000多元。
结婚33年,夫妻往来书信275封
妻子张桂侠在整理老罗留下的书信
工作太忙,妻子张桂侠有什么要商量的事情,都没时间当面说,于是他们养成了书信往来的习惯。
张桂侠是小学教师,平时教学工作忙,而罗文杰每天早出晚归,陪家人时间很少。什么时候衣服该换了,什么时候头发该剪了,什么时候该服药了,家里有个什么事情要跟他商量商量,妻子张桂侠就写一封信放在老罗的床头,老罗有话要跟家人说时,就随手在信的背面写上一段。
久而久之,写信成了他们夫妻沟通交流的特殊方式。结婚33年来,两人留下平时沟通交流的书信达275封。
儿子住院,他却没时间照顾
在罗颍军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上小学时,我的脚被玻璃扎了道口子,鲜血淋漓,我首先找到邻居带我缝针,根本没想要找父亲。从小到大,父亲只给我买过一双球鞋,鞋号还比我脚大了好几码。”
罗文杰的儿子罗颍军上初中的时候,打球摔伤。学校通知家长,罗文杰却因为在军分区等开会的领导,无法回去。妻子张桂侠一听火了,说:“有你这样当爹的吗!”一气挂了电话就往学校跑,到医院一检查,儿子的腿部胫骨骨折,得住院治疗。
等下了班,罗文杰才赶到医院看望儿子。
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儿子嚷着要上学,可是,儿子的腿还不能走路,妻子上班,无人接送。情急之下,老罗想出了一个办法,自掏腰包花500块钱租一辆车接送儿子上学。
抢险救灾,他第一个冲上前
1998年夏天,程集镇泄洪闸倒灌,泉河水位超警戒线,颍州区人武部紧急组织当地民兵上堤固坝,动员群众赶紧转移。
罗文杰多次参加过抗洪抢险,作为人武部最老的职工,领导想让他留守,但他主动要求参加抢险。到了堤坝,罗文杰和年轻人一起扛沙包,堵水眼。现场险情不断,罗文杰经验丰富,他带着民兵封堵加高堤坝,经过8个多小时,一个个险情得以解决。
在扛沙包的过程中,罗文杰肩膀不慎被树枝戳伤,流血不止,上衣浸透鲜血。同事让他休息,罗文杰抓把泥巴揉在伤口,继续抢险。然而,又有一处堤坝出现险情,大水正涌向村庄,罗文杰见状,立即带着民兵疏通一条引水渠,化险为夷。
直到当天晚上,所有险情都被控制后,罗文杰才到医院处理伤口,匆匆缝几针,就返回单位。
积劳成疾,除夕夜离世
近年来,岁数大了,劳累过久,罗文杰也有体力不支的时候,妻子总觉得不放心,多次催他到医院看看,他却一拖再拖。
2013年8月,人武部组织体检,罗文杰被查出血压偏高。儿子罗颍军闻讯赶来,把父亲堵在办公室,逼着他停下工作请假看病。罗文杰说好下班就去,却因工作实在太忙,看病的事一再推后。
2014年1月30日,罗文杰主动放弃了本该属于他的假期,不到早上8点他就来到了办公室。擦擦桌子、扫扫地,又到车库里检查了一遍值班车辆。一切都显得那样顺其自然。当晚,从单位回到家中的罗文杰,因长期工作疲劳,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离开了心爱的工作与家人。
罗文杰只是一名普通驾驶员,开了38年军车,从未为自己拐过一次方向盘。不过,这一次例外,军车载着他的骨灰和遗像缓缓驶出殡仪馆。这是阜阳军分区党委作出的决定:送老兵最后一程。
于永军 记者 曾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