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4亿美元
自2011年始,安徽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当年农产品出口8.29亿美元,进口8.82亿美元,逆差5300万美元。2012年逆差略有扩大,出口9.01亿美元,进口9.81亿美元,逆差为8000万美元。2013年,逆差陡然加大,出口10.55亿美元,进口14.63亿美元,逆差达4.08亿美元。
我省农产品进口按金额计,依次为棕榈油、棉花、饲料用鱼粉、芝麻、黄豆、木薯干、薄荷脑粉、奶粉等。
2013年我省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陡增,主要表现为,棕榈油进口5.26亿美元,增长59.49%,净增2亿美元;木薯干进口1.43亿美元,增长120.11%;芝麻进口1.41亿美元,增长86.12%;奶粉进口8413万美元,增长253.63%;薄荷进口6000万美元,增长78.45%。
从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关联度看,2011年至2013年加工贸易项下的农产品进口额分别6500万美元、8900万美元、9900万美元,主要商品为棉花、薄荷、芝麻等。而棕榈油的进口虽然金额很大,但均是为外省代理进口,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无关连。
纵观全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情况,近几年安徽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与全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趋势大致相同。继2004年全国农产品进出口第一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开始,以后呈逐年增加趋势。2009年全国农产品出口395.5亿美元,进口525.5亿美元,逆差130亿美元,2010年逆差增长到231.4亿美元,2011年达到341.2亿美元,2012年逆差则继续增长达到498.4亿美元,去年年底已经超过500亿美元,高达510.4亿美元。进口商品主要体现为大宗农产品,如粮食、食用植物油、棉花等。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人口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国内耕地、水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将会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