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学者揭示2.6亿年前生命灭绝原因

30.11.2015  17:19

记者11月25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中科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沈延安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多硫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中-晚二叠世之交生命灭绝机制,提出富含硫化氢海水的上涌是导致这次生命大灭绝的重要因素。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地球科学权威期刊《地质学》上。

化石记录表明,距今约2.6亿年的中-晚二叠世之交,发生了一次生命大灭绝事件,造成大量珊瑚、腕足、双壳类等动物消失。我国已故著名古生物学家金玉玕院士首次提出这一生命灭绝事件的全球意义,并在广西来宾地区建立该时期全球对比标准剖面(又称“金钉子”剖面)。海平面大幅下降、长期寒冷气候、峨眉山火山大爆发等,曾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中科大学者首先对广西来宾地区蓬莱滩 “金钉子”剖面以及铁桥剖面样品中黄铁矿的多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发现在生命大灭绝期间多硫同位素的组成与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黄铁矿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认为,异常的多硫同位素组成,表明海洋中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间歇性富含有毒气体硫化氢的海水上涌,是这一生物地球化学体系转变的主导因素。尤为重要的是,异常的多硫同位素组成与生命大灭绝事件在时间上一致。因此,他们提出富含硫化氢海水的上涌是导致这次生命大灭绝的重要因素。

为检验这一新机制的全球性意义,他们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特拉华盆地同一时代的样品进行了相同的分析,结果发现硫同位素异常和生命大灭绝同样存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桂运安 杨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