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首次公布40人终生禁驾名单:均为肇事逃逸男司机
8月11日,安徽省蚌埠市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从2014年1月1日到今年8月3日期间,当地被交管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的驾驶人员名单。
这次蚌埠市公布的终生禁驾名单共有40人,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23岁;驾龄最长的19年,驾龄不足1年的有4人;以80后和90后的年轻司机居多。
据了解,终生禁驾意味着今后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够重新报考驾驶证,也不得取得驾驶证资格,公安机关管理部门,会把终生禁驾的名单和原有驾驶证号码及身份证号码登记下来,一旦发现禁驾人员报名,系统会自动锁定。
交管部门介绍,这40人是从2014年1月1日到今年8月3日期间,因为肇事逃逸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其中有5人同时涉及酒驾及肇事逃逸两种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五款和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典型案例一:肇事后佯装不知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当事人可能面临刑法处罚,终生禁驾,但即便如此,一些司机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仅在2015年7月份,安徽蚌埠市区就发生了3起肇事逃逸案件。
7月11日中午,蚌埠市某路口,一辆大货车在右转弯时,将一辆直行的电动自行车撞倒,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当场死亡,同车人员受伤。事故发生后,货车并未停留,而是径直驶离了现场。
事故发生后,民警调取事发现场监控,锁定了肇事车辆,但监控上只能看到车辆的侧面,没有任何能证明车辆身份的信息。
随后,办案人员对蚌埠市内及周边的所有物流公司进行了调查,都没有发现同类型的车。民警判断,这可能是一辆过境车,并扩大监控视频的搜索区域,终于在一个加油站的监控视频中发现了重大线索。
经过上万次的组合,蚌埠警方终于在公安信息网上,找到了与监控画面中车型一致的车辆,并联系到车辆所属的陕西某物流公司。原来,这辆车是从陕西西安销售到浙江萧山,负责送车的驾驶员为了节省费用没有走高速,在借道蚌埠时发生了事故。
几天之后,该物流公司也带着肇事驾驶员来投案,驾驶员承认这辆车是他驾驶的,也经过了事故地点,但否认知道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
虽然驾驶员武某坚称自己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不属于肇事逃逸,但警方并没有采信他的说法。警方调查发现,大货车的倒车镜是比较先进的,全方位无死角。并且,在发生事故时,离该货车十几米的相应车道上的驾驶员,都能听到很剧烈的响声,而且从监控里面也看到这辆大货车和电瓶车先后发生3次的碰撞,并对电瓶车也有压迫颠动,所以,警方认定肇事驾驶员应该是知道发生交通事故。
典型案例二:肇事逃逸企图找人顶罪
7月14日凌晨,蚌埠市铅笔厂门口,一辆面包车在调头时,没有避让后方直行的摩托车,导致摩托车司机重伤。通过监控画面可以看到,事故发生后,很多群众围了上来,而肇事车辆的驾驶员下车张望了一下后,迅速弃车跑离了现场。
事发后的第二天下午,一名男子自称是驾驶员,到交警队接受调查,但在询问时,这名男子却无法回忆起案发时的很多细节,询问中,该男子眼神躲避,讲话支支吾吾,当警方问到他从什么地方出发到什么地方去的时候,什么时候出来的,走到事发地方大概是什么时间,他都不知道,讲得很含糊,因此,警方觉得该男子很可疑。
警方随后调取了事故现场周边治安监控拍摄的照片,发现车辆行驶中的驾驶人,与前来接受询问的人,体貌特征有很大差异,由此,断定这个人是来冒名顶包的。
而据同车坐副驾驶位置的人员交代,当时陪同冒名顶罪的人前来交警队的,就是驾驶员张某,因此,张某说“不知道有人顶包”的谎言不攻自破。在这起事故中,张某原本只需要负部分责任,但由于他肇事逃逸,不仅要负事故全责,还要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处罚。
典型案例三:肇事后弃车逃逸 嫌疑人终被抓获
另一起肇事逃逸案件发生在7月28号凌晨时分,几名路政工人趁夜间车流少,在道路上施划路面标识线。12点16分,一辆商务车快速驶来,将手拿标尺工具、站在斑马线上的一名工人,和附近的反光锥桶撞飞,被撞工人在送到医院后不久,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通过现场搜寻发现,在事故现场很远的地方有小一片类似于保险杠上的碎片,但由于肇事车辆车速太快,被撞工人的同事仅看到车牌上的个别数字,现场没有遗留其它有效证据。按照目击者描述的肇事车逃跑路径,警方在周边监控中进行了查找,却始终找不到肇事辆车。
警方判断,肇事车很可能就藏匿在事发地点附近,并对周边监控加大了排查力度,终于在离事发地点不远处发现了肇事车的踪迹。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左右,两名嫌疑人又返回车边,随后又来了一批人,似乎在商量什么,没多久这些人就散开了,而肇事车辆仍停在路边。警方随后赶到这里,通过现场遗留碎片和撞击部位比对,确认这辆商务车就是肇事车辆,并很快锁定肇事司机胡某。
警方:肇事逃逸后果严重
可以说,肇事逃逸者不仅没能逃过法律的处罚,还给自己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后果,那么什么样的心态会导致这些司机铤而走险?如果遭遇了肇事逃逸,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警方提示,不论是行人或者是车辆行驶在路上,一旦发生剐蹭或者碰撞事故,无论对方是否有停车解决的意思,首先要尽可能全面地记录对方的车型、颜色、车牌信息,信息量越全越好。如果对方企图逃逸,不要盲目追赶,应该记录下车辆的逃跑方向。如果是事故的目击者,应尽量配合警方调查,协助破案。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而一些原本只需要承担部分责任的事故,在肇事逃逸后性质就会发生改变,逃逸司机不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和终生禁驾。
原标题:安徽蚌埠首次公布终生禁驾名单:40人被处终生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