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聚焦】 不忘初心的“乡”情

07.12.2015  10:09

有这样群人,他们来自异国他乡,却在生机勃勃的东方教育界无私耕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更与合肥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30年后,再叙当年,难忘初心。

据了解,在合肥学院开展中德合作办学的三十年中,德方先后派出330多名教授、专家来校工作、讲学,他们为合肥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为合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有力见证。近期,卡尔·布鲁姆博士和安珂·施特沃·布拉哈克女士接受了安徽媒体的专访。我们的校园记者们也有幸聆听了他们的感人故事,感受到了中德两国教育界薪火相传的合作魅力。

爱的传承和延续

现年76岁的卡尔·布鲁姆教授亲身经历了中德友好的30年,1986年他作为中德共建合肥学院(原合肥联合大学)的第一批专家来肥,至今到合肥学院112次。如今,已经满头银发的他仍热爱教育事业,奋斗在合肥学院的教学一线。



1985年,安徽省与当时的联邦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了友好省州合作协定,合肥学院成为了当时中德教育文化交流中德方重点援助中国的两所应用型大学之一。当时,德国奥斯那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卡尔·布鲁姆博士作为德国下萨克森州代表团成员,成为了安徽省与德国教育合作项目负责人之一。

在采访中,布鲁姆教授表示,下萨克森州和合肥学院的合作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交流合作是必须的和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德训班的学生们的勤奋刻苦也为他们赴德学习打好基础,使得赴德工作顺利展开。当时学生的学习动力很足,学习目的性很强。平时的教学学生们也更愿意用德语交流。第一届德训班的学生对今天的中德合作具有重要影响。中德教育的合作影响着第一届德训班学生的后代,也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1996年,布鲁姆教授获得1996年黄山友谊奖。他坦言,在中国的生活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每次来合肥便不觉得是工作,更像是来拜访老友。多年的教学让自己收获了深厚的友谊,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即使已经退休10年,但仍在积极促进中德双方的合作和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布鲁姆教授不仅自己来了,还带着他的孙女玛利亚·布鲁姆。小姑娘也曾在合肥学院留学。和两位总理交流时,她用流利的中文说:“我在中国留学2年了,非常喜欢中国。”她不仅“受爷爷的影响,自己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喜爱。早在2001年的时候就来到合肥,教授德语。爷爷很希望中德合作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对于我在合肥的工作,他很是支持。”也许是感受到了外公的这份“合肥学院情结”,今年玛丽亚还参与了中德共建合肥学院30周年成果展的大量文字翻译工作,她常常工作到凌晨,却从不抱怨,精湛的翻译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为这次活动的顺利圆满举办做出了巨大贡献。

伉俪携手育人才

1985年,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省州政府共建教育合作项目后,前下萨克森州科文部驻合肥学院首任代表安珂·施特沃·布拉哈克女士接受州省政府委任跟随代表团来到中国开始学术研讨交流,并担任第一届德训班的德语外教。经济学教授施特凡·布拉哈克先生为了支持太太的工作,陪同她一起来到了中国。“当初的我们还没有结婚,我要留在中国工作一年,为了支持我,我的丈夫向我求婚,可以说是第一次中国之行让我收获了爱情”布拉哈克女士激动的讲述到。



布拉哈克女士介绍,1985年,她接到到合肥教授德语的邀请,欣然接受。“当时,我对中国知之甚少,对合肥了解得就更少了。”她找来一张世界地图,在上面找合肥。就这样,她成了第一届“德训班”的德语老师,教授了20余名学生。这些学生里,有合肥学院、合工大等学校的青年教师,也有合肥一些企业的青年骨干。

布拉哈克女士还提到,30年前的教学资料匮乏,德语读物少之又少,这对德国班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造成了不小的阻碍。“那时候的学生非常勤奋,热情很高。”布拉哈克女士至今仍以当时的学生为骄傲。他们抓紧一切机会学习,总是问老师“我还能做些什么?我还可以怎样提高?”“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到专业的德语读物和课本,我手工制作了德语教材,来帮助学生们的德语学习。”在第一次给中国学生上课的时候,发现中德学生们的上课氛围存在极大差异。她觉得中国的教学模式应该改革,所以她把德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U型教学”“一对一交流互动教学”带进中国。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开设“德语角”,积极组织室外交流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德语。

(宣传部  国际交流合作处 学生记者叶鑫鑫   指导老师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