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年俗 农民难舍的精神纽带
仪式在农村仍是一条精神纽带,使得人情往来和社会关系不至于过度断裂,过度个体化
我的家乡位于鲁中地区,过年的习俗挺多。老妈从腊月二十二开始忙碌,一直到年初六、初七才空闲。最忙的是年三十到初二——除夕吃团圆饭、初一磕头拜年、初二送家堂。
其中,送家堂是最重要的仪式。所谓“摆家堂”,是指摆上宗亲内先人的牌位,一般是死去的三代宗亲,供祭祀和晚辈敬拜,以祈求先人保佑家门昌盛。爷爷排行老大,他在世时,每年初二我们全家都会带上鞭炮到爷爷家集合,五服以内的宗亲也都聚于此。爷爷很喜欢这样的家庭聚会,人丁兴旺,听到亲人夸赞福气好、儿女孝顺,就会非常高兴。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家参与送家堂的热情逐渐降低。原先是全家老小,现在则一家一户派个代表,“全民参与制”变成了“代表制”。不只是送家堂,丧葬、先人的忌日,维系传统佳节习俗的仪式性活动,也越来越淡。年轻人断言,类似的家族仪式,早晚会因为农村传统伦理价值的衰弱和老一辈的逝去而消失。但我父母却坚信,送家堂不会取消,只会被传承。他们虔诚地参与这样的活动,年年真诚地祈祷家人孩子的安康前程。
我常疑惑,他们哪来这么大的力量,如此坚持这种仪式?大姑的话点醒了我:人在拉扯孩子的时候“最有劲”,只要人生任务没有完成,儿女没有成家立业,父母们总能使出全身力气为孩子打拼,“心气”高得很,再多的困难也不怕。
这话很朴实,却道出了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一个事实。儿女和家庭是父母的重要支撑,让父辈们在经历人事变迁和面对困难时,依旧保持乐观和坚韧,维系着家族的团结和情感。而这种仪式也往往是对后辈的提醒:生养是一种神圣事业,为人父母尽一切所能帮扶子女。尽管这种“帮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到来,也让他们感到“有心无力”,可他们不放弃也不消极,始终用信念、热情与汗水,帮助儿女和家庭,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其实,生活不就是在各种仪式的铺陈中舒展着、忙碌着、也充实着吗?一年一度的送家堂,也是一场家族聚会。我常想,过年一定要有这样的家族活动,才可以在先人和亲人面前,在对话与交流中,更多感受亲情的温暖,父母一年来的艰辛劳苦,也会因此得到慰藉。虽然仪式的功能和作用在变弱,在农村却仍然是一条精神纽带、一种关联方式,使得人情往来和社会关系不至于过度断裂,过度个体化。
也许这就是传承与维系。这种仪式感的东西,虽陈旧,但可能正是让我们久久难忘的年味吧。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