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将在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亮相
合肥 热线讯 在火灾发生之前,“敏锐”的传感器能发现电气设施存在的隐患,实现对火灾的预警;当发生灾害后,救援智能机器人能代替人类进入复杂现场,完成危险作业。
在即将开幕的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上,多款来自合肥的人工智能类产品将亮相,它们提升了人类面对灾害的应急能力和处理水平。
首创传感技术实现火灾超前预警展品:火灾预警探测器
在本次成果展上,一款由能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火灾预警探测器将与大家见面。该产品为电流式电器,可以精准预警电气火灾,减少伤亡和损失。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信息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30%的火灾是电气造成,67%的重特大火灾也是因为电气造成。而目前火灾报警器的弊端,是只能待发生故障或引发电气短路导致火灾才能报警。
“好比一个人发烧超过38度,其实早在前期就有发烧的症状,如果我们可以敏感地发现这些症状,就可以将隐患压制在萌芽状态。”能安科技创始人单立辉说,他们所研发的电气火灾预警器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提前发现电气问题并及时处置。
自2012年起,当时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电气技术研究的单立辉和几个朋友,便着手研发电气火灾预警探测器,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研发该产品,目前该企业拥有三项国际发明专利、40项全国发明专利。
“我们产品的核心是首创边缘计算传感技术。”单立辉介绍,该产品传感器实现对电气隐患从“故障报警”到“超前预警”的革命性进步。
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 银行 、医疗机构、高校、博物馆、文物建筑、危险化学品厂区、国家级资源战略储备库等高安防要求场所。
代替人类完成危险作业展品:仿人双足救援智能机器人
当灾害发生时,错综复杂的环境往往让救援人员难以进入现场,而此时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很好的“帮手”。
在本次展会,合肥科学岛将带来其研发的仿人双足救援智能机器人。这是我国首台以实施危险环境救援为目标的全尺寸人形智能机器人,其在复杂环境下自主行走于多任务作业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满足救援方面的需要,这款机器人进行了仿人机构的设计与制造。科研人员以人体工程学理论为指导,按照170cm身高的常规人体质量分布、尺寸等参数,来配置机器人的仿生机构的自由度、尺寸和重量。
灾害现场环境错综复杂,具有敏锐的视觉感知判断能力必不可少。为此,专家为其设计了一种结合双目立体相机与激光扫描仪的环境感知系统,可以实现双目图像的自动配准与分割,并能对图像中指定像素点的三维坐标进行测量,以实现仿人机器人所需的目标检测、识别、定位等功能。这使得其具有典型环境和常见物体感知识别能力,同时可以对行进路线进行自动规划,能够攀爬、自主避障、在崎岖路面行走,适应各种地面环境。
针对其复杂的工作环境,该机器人还采用了人工遥控操作、紧急情况处理等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半自主控制方式。人机端能够通过主动识别视觉采集到的图像、选择目标物体,以便将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交由智能决策进行智能处理。同时,人机端也可实时实现机器人本体的远程急停控制。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人还拥有形状自适应抓取技术。它的“左右手”均为3指结构,每个手指可以独立旋转和抓握物体,单手最大抓取质量为5kg。在灾害现场,它可以完成转动阀门、清除障碍物等任务。
“仿人机器人具有人类的特殊结构,在未来,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危险作业,扩展人类的工作能力,如在原子能核电站和海底等危害人类的环境下工作。”科学岛相关专家介绍。